自考路上苦与乐
文章字数: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本镇最偏远的乡村中学——贵州省遵义市虾子镇兰生中学任教。为了适应初中教学的要求,我也像同事一样,踏上了自考的征途。
自考是苦的,苦在自己的底子太薄。特别是在《古代汉语》《古代文学》面前,不是吃了闭门羹,就是两眼一抹黑。一篇文章,读了三四遍,完全不知道句子讲了什么意思,更不必说文言实词与虚词有什么用法了,可以用“一窍不通”来概括。于是,我只得硬着头皮自己啃,实在啃不动了才去请教同事。开始几次,同事还乐于解答我提出的问题。两个星期后,他看到我拿着书去找他,就简单几句回答了我的问题,然后借故走开了。后来,只要一看到我,他就装作没看见似的,扭头向另一边走去。我看着同事远去的背景,愣愣地站着,紧紧抓住书的双手不停地抖动着,好一会儿才挪动自己僵硬的双脚缓缓走向寝室……
盯着桌上的书,再抬头看看远方,一个声音在心底响起:“难道没有了同事的帮助,你就一事无成?”对呀,我的路,只有靠自己走。这之后,我利用夜间,挑灯苦读;绕着操场,大声背诵;利用假期,翻阅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借助工具书和有限的资料,一个个拦路虎,被我打跑,被我击败;一座座高山,被我攀爬,被我征服……
自考是苦的,苦在考试路途遥远。兰生中学是一所让人“闻之色变”的乡村中学,距离虾子镇街近20公里的路程。那时,交通不便,只能步行。每到考试的头一天,我早上6点,就从学校出发,爬梅子山,翻大垭口,过彭家寨。过彭家寨时,还要特别留意寨子里的大黄狗,稍不注意,就会在小腿上留下深深的血牙印。我曾亲眼看见一个路人,坐在路上,双手紧紧抓住小腿,手指间还渗出殷红的血,哀号的声音整个寨子可听得见。我小心翼翼地过了彭家寨,还要绕冯家沟。明明大路就在沟的对面,却要绕着这细长的山沟足足走上30多分钟才能到达大路上。路,虽是大路,却是泥路,凹凸不平、坑洼不断。偶有一辆拉煤的汽车奔驰而来,车后的尘土扬起,像一条长长的“灰龙”,绵延几公里。看到“灰龙”,急忙躲在一棵树后或远点的地方,几分钟后再出来,从头到脚满是尘土,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低头、弯腰,伸出双手在头上拨弄几下,然后再脱下外衣拍打几下,头发上和衣服上的灰尘少了许多。到达镇上时已经9点过了,找个理发店洗个头,再到小吃店里吃一点儿东西后,又匆忙坐上中巴车,赶往30公里外的遵义市区。辗转几个站,再挤进满是乘客的公交车里,昏昏沉沉、摇摇晃晃2个多小时,才到达县城。随便找一个旅馆住下,休息到下午,再找到考点,才算真正完成了“赶考”。
其实,参加自考也是有乐趣的。苦学读到启迪人心句子的时候,全身的疲惫也会烟消云散;郁闷时,高吟诸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句子,仿佛一屋子都溢满了馨香;徘徊间,领到单科合格证,兴奋得双脚跳起,口中猛吼一声“啊——”;……或许,就是这些乐趣,让我一路走来,从未停歇。
转眼间,工作了30年。回顾自考的过程,不仅让我知道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也让我懂得了认定目标坚持不放弃的恒心与毅力。更重要的是,让我学会了在困难面前需要昂起自信的头,脚踏实地,勇往直前。
自考是苦的,苦在自己的底子太薄。特别是在《古代汉语》《古代文学》面前,不是吃了闭门羹,就是两眼一抹黑。一篇文章,读了三四遍,完全不知道句子讲了什么意思,更不必说文言实词与虚词有什么用法了,可以用“一窍不通”来概括。于是,我只得硬着头皮自己啃,实在啃不动了才去请教同事。开始几次,同事还乐于解答我提出的问题。两个星期后,他看到我拿着书去找他,就简单几句回答了我的问题,然后借故走开了。后来,只要一看到我,他就装作没看见似的,扭头向另一边走去。我看着同事远去的背景,愣愣地站着,紧紧抓住书的双手不停地抖动着,好一会儿才挪动自己僵硬的双脚缓缓走向寝室……
盯着桌上的书,再抬头看看远方,一个声音在心底响起:“难道没有了同事的帮助,你就一事无成?”对呀,我的路,只有靠自己走。这之后,我利用夜间,挑灯苦读;绕着操场,大声背诵;利用假期,翻阅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借助工具书和有限的资料,一个个拦路虎,被我打跑,被我击败;一座座高山,被我攀爬,被我征服……
自考是苦的,苦在考试路途遥远。兰生中学是一所让人“闻之色变”的乡村中学,距离虾子镇街近20公里的路程。那时,交通不便,只能步行。每到考试的头一天,我早上6点,就从学校出发,爬梅子山,翻大垭口,过彭家寨。过彭家寨时,还要特别留意寨子里的大黄狗,稍不注意,就会在小腿上留下深深的血牙印。我曾亲眼看见一个路人,坐在路上,双手紧紧抓住小腿,手指间还渗出殷红的血,哀号的声音整个寨子可听得见。我小心翼翼地过了彭家寨,还要绕冯家沟。明明大路就在沟的对面,却要绕着这细长的山沟足足走上30多分钟才能到达大路上。路,虽是大路,却是泥路,凹凸不平、坑洼不断。偶有一辆拉煤的汽车奔驰而来,车后的尘土扬起,像一条长长的“灰龙”,绵延几公里。看到“灰龙”,急忙躲在一棵树后或远点的地方,几分钟后再出来,从头到脚满是尘土,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低头、弯腰,伸出双手在头上拨弄几下,然后再脱下外衣拍打几下,头发上和衣服上的灰尘少了许多。到达镇上时已经9点过了,找个理发店洗个头,再到小吃店里吃一点儿东西后,又匆忙坐上中巴车,赶往30公里外的遵义市区。辗转几个站,再挤进满是乘客的公交车里,昏昏沉沉、摇摇晃晃2个多小时,才到达县城。随便找一个旅馆住下,休息到下午,再找到考点,才算真正完成了“赶考”。
其实,参加自考也是有乐趣的。苦学读到启迪人心句子的时候,全身的疲惫也会烟消云散;郁闷时,高吟诸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句子,仿佛一屋子都溢满了馨香;徘徊间,领到单科合格证,兴奋得双脚跳起,口中猛吼一声“啊——”;……或许,就是这些乐趣,让我一路走来,从未停歇。
转眼间,工作了30年。回顾自考的过程,不仅让我知道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也让我懂得了认定目标坚持不放弃的恒心与毅力。更重要的是,让我学会了在困难面前需要昂起自信的头,脚踏实地,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