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如何进行作文选材
□邱建农
文章字数:
  追求细微,是让选材产生独特魅力的有效途径。唯有新颖,才能引人入胜;唯有细小,才能小中见大、巧中显新。
  材料是否丰富,是检验文章优劣的重要依据。丰富的材料能让文章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既可以展现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力,也能体现其丰厚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积淀。没有优质的材料,便难以诞生优秀的文章。而在各类材料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些新奇素材。
  猎取新奇素材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依靠平时的积累,留意报刊上的最新报道、新奇事件;也可以通过临场筛选,对材料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切合题意、最符合时代精神、最能反映事物本质规律,且自己最为熟悉却可能是他人想不到的内容。
  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中写道:“是以综学在博,取事贵约,校练务精,捃理须核,众美辐辏,表里发挥。”这句话的意思是,综合的学识在于广博,取用的事例贵在精约,校核和提炼务必精当,采摘义理必须抓住核心。只有将所有的优点汇聚起来,才能使外在的学识与内在的才智得到充分展现。
  刘勰强调积累学识要追求渊博,选取事例则重在简约。从高考作文的角度来看,“积累学识”就是积累素材。当素材经过选择、加工、组织,成为文章内容的一部分时,便被称为题材。题材是构成作文的基本内容,是表达主题的重要支撑。可以说,选材是作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拥有了素材,还需懂得“选取事例”,其核心原则便是“约”。要让高考作文有“材”可用,我们应做到以下三点。
   选材贵在“丰”
  通常而言,素材包含多个类别:理论性素材,如各类名言警句、哲理思辨;事实性素材,如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历史典故;作品性素材,如古今中外的诗歌、小说、戏剧、影视作品及相关人物;自然性素材,如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山川河流、大漠孤烟、落叶繁花、小桥流水等自然景象;自我经验性素材,如个人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成长感悟等。这些都是高考作文的备选素材。考场作文最忌讳的便是素材单一,因此,考生在写作时应树立多元选择的意识,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选取素材,让文章内容更加充实饱满。
  选材贵在“简”
  如前文所述,作文选材重在简约。这里的“简”,不仅有简洁之意,更包含精简素材的内涵。也就是说,高考作文在运用素材时,要注重剪裁,精准选取每则素材中最能表现主题的部分,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则要坚决舍弃。这样做既能避免素材堆砌导致的文章臃肿,也能防止因内容繁杂而出现“四不像”的现象,让文章主旨更加鲜明,论证更加集中有力。
  选材贵在“新”
  “新”是许多考生在写作时容易忽略的作文特点,因为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作文模板”这类捷径。在高考作文中,有新意的作品往往极为稀少且可贵,也更容易获得高分。考生若想在写作中“推陈出新”,就应选择新颖、生动的素材,让作文内容新鲜活泼,富有感染力。纵观历年高考高分作文,不难发现,它们往往既具有新颖的视角和素材,又蕴含深刻的主题。因此,希望在作文中取得高分的考生,不应依赖固定的作文套路,而应充分发挥创造力,挖掘独特的素材,从新的角度解读问题,让作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新意。
  总之,选材是高考作文成功的关键环节。要做到素材丰富、运用精简、内容新颖,才能让作文在考场上脱颖而出。这不仅需要考生在平时注重积累,广泛涉猎各类知识,更需要在写作时善于筛选、提炼和创新,将素材与主题完美结合,最终写出既有内涵又具魅力的优秀作品。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