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我的家乡
文章字数:
家乡凤翔很美,我从小生长在这里。
站在家乡的地头向四周望去,田里是一片片金色的海洋,蜜蜂在花丛里忙碌地采着花蜜,蝴蝶翩翩起舞,正是油菜花盛开的时节。岁月流转,夏天为何又见金黄?原来是小麦成熟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压弯了枝头,笑弯了腰。小麦的丰收点燃了乡亲们的喜悦,整个小村庄沉浸在忙碌中……
凤翔东湖,虽不像杭州西湖那样声名远扬,却也有着独属于西北小城的灵秀与醇厚。湖水如镜,周边绿树繁花簇拥,亭台楼阁错落,将自然之美与人文底蕴相融,勾勒出一幅古朴而灵动的自然美景。夏日的湖中,荷花竞相绽放,为东湖平添了几分亮色。漫步湖上小桥,人们或临湖赏景,或随意闲逛。岸边,一排排婀娜的柳树倒映水中,柳梢轻点水面,漾开圈圈涟漪。此情此景,常让我想起白居易的慨叹:“能不忆江南?”这恰是我心底家乡的写照。
凤翔有一个特别的村庄——凤翔泥塑村。这里随处可见造型夸张、色彩浓艳的泥塑作品:虎虎生威的挂虎、憨态可掬的坐虎、千姿百态的十二生肖、独一无二的脸谱、威风凛凛的狮子……它们在农户院落、手工作坊里陈列摆放,散发着浓郁的乡土艺术气息。老艺人手捧泥巴,指尖翻飞间,便赋予了泥土鲜活的生命。从捶泥、制模到彩绘,一道道工序,传承着数千年的指尖技艺。
街巷中,泥塑元素巧妙融入建筑与装饰——墙上的壁画、灯杆的造型,让整个村子宛如一座活态的泥塑艺术博物馆。它承载着民俗文化的温度与记忆,也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探寻这独特的艺术瑰宝。
对爷爷奶奶的牵挂,是我乡愁里最柔软的部分。幼时承欢膝下,家乡的泥土浸润了我的童年。五岁那年,妈妈接我到城里读幼儿园,回乡的日子便稀少了,唯有过年过节得以短暂相聚。每次离别,我总是不舍。在夜深人静时,梦里常浮现爷爷田间劳作的背影,奶奶灶台前忙碌的身姿……
凤翔,我的家乡。她是自然美景与民间艺术交融的土地,是珍藏我童年欢愉的故土。我深深地爱着她。
西安杨凌衡水实验中学初一(27)班 陈俊义
指导教师 沈彩宏
站在家乡的地头向四周望去,田里是一片片金色的海洋,蜜蜂在花丛里忙碌地采着花蜜,蝴蝶翩翩起舞,正是油菜花盛开的时节。岁月流转,夏天为何又见金黄?原来是小麦成熟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压弯了枝头,笑弯了腰。小麦的丰收点燃了乡亲们的喜悦,整个小村庄沉浸在忙碌中……
凤翔东湖,虽不像杭州西湖那样声名远扬,却也有着独属于西北小城的灵秀与醇厚。湖水如镜,周边绿树繁花簇拥,亭台楼阁错落,将自然之美与人文底蕴相融,勾勒出一幅古朴而灵动的自然美景。夏日的湖中,荷花竞相绽放,为东湖平添了几分亮色。漫步湖上小桥,人们或临湖赏景,或随意闲逛。岸边,一排排婀娜的柳树倒映水中,柳梢轻点水面,漾开圈圈涟漪。此情此景,常让我想起白居易的慨叹:“能不忆江南?”这恰是我心底家乡的写照。
凤翔有一个特别的村庄——凤翔泥塑村。这里随处可见造型夸张、色彩浓艳的泥塑作品:虎虎生威的挂虎、憨态可掬的坐虎、千姿百态的十二生肖、独一无二的脸谱、威风凛凛的狮子……它们在农户院落、手工作坊里陈列摆放,散发着浓郁的乡土艺术气息。老艺人手捧泥巴,指尖翻飞间,便赋予了泥土鲜活的生命。从捶泥、制模到彩绘,一道道工序,传承着数千年的指尖技艺。
街巷中,泥塑元素巧妙融入建筑与装饰——墙上的壁画、灯杆的造型,让整个村子宛如一座活态的泥塑艺术博物馆。它承载着民俗文化的温度与记忆,也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探寻这独特的艺术瑰宝。
对爷爷奶奶的牵挂,是我乡愁里最柔软的部分。幼时承欢膝下,家乡的泥土浸润了我的童年。五岁那年,妈妈接我到城里读幼儿园,回乡的日子便稀少了,唯有过年过节得以短暂相聚。每次离别,我总是不舍。在夜深人静时,梦里常浮现爷爷田间劳作的背影,奶奶灶台前忙碌的身姿……
凤翔,我的家乡。她是自然美景与民间艺术交融的土地,是珍藏我童年欢愉的故土。我深深地爱着她。
西安杨凌衡水实验中学初一(27)班 陈俊义
指导教师 沈彩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