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不要做频繁跳槽的“资深新人”
□吴昆
文章字数:
  公司近期启动了新一轮招聘,我作为负责人,收到了上百份简历。筛选简历的过程中,一个女生的履历格外引人注目。28岁的小张,大学毕业已有6年,只是工作经历远比同龄人丰富——短短6年间,她竟先后在5家公司任职,且岗位跨度极大,既做过行政工作,也涉足过策划领域,看起来俨然是个能胜任多类岗位的“多面手”。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她的荣誉栏里赫然列着一项市级奖项。我当即上网核实,确认她是该奖项的获奖者。这份实打实的成绩,让我对她生出了不少好感。
  面试环节,小张的表现虽算不上惊艳,却也中规中矩,应答流畅且态度诚恳。综合考量后,公司决定录用她,并将其安排在行政前台岗位。
  入职后的小张,很快展现出了超乎预期的能力。凭借6年的工作积累,她处理事务时显得格外老练,无论是接待访客、整理文件,还是协调部门事务,都做得井井有条。与同期入职的新人相比,她的成熟与高效尤为突出,不仅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连管理层也对她关注有加。在一次管理层会议上,甚至有人提议,鉴于小张的出色表现,不妨考虑给她提前晋升。不过,多数管理者认为,她毕竟刚入职不久,还是应该再观察一段时间,等积累更多公司经验后再晋升,这样更能让众人信服。当时大家都觉得,这只是时间问题,以小张的能力,未来的发展定然不可限量。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看好小张的前景时,她却突然提出了辞职。这个消息让我十分震惊,立刻找到她了解缘由。小张坦言,有猎头联系了她,新公司不仅离她家更近,薪资也比现在高出不少,所以她决定跳槽。尽管不舍,但我也只能尊重她的选择。
  几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再次遇到了小张。闲聊中谈及当年的事,她脸上满是懊悔。她说从我们公司离开后,她又换了好几份工作。每次跳槽,看似都找到了更“合适”的机会——要么薪资更高,要么离家更近,但每份工作都做不长久。久而久之,她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资历虽然随着跳槽次数增加而显得“深厚”,实际工作能力却没有本质提升;到任何一家公司,都始终是“新人”身份,迟迟得不到提拔。如今看着同龄人大都走上了管理岗位,她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常常悔不当初。
  小张的经历,其实是职场中这些“资深新人”的典型写照。这类人频繁游走于不同企业,看似积累了丰富的履历,实则缺乏在一个领域深耕的沉淀。他们或许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却因为始终在“适应新环境”的循环中打转,难以获得晋升机会。更可怕的是,跳槽一旦成了习惯,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让他们离真正的职业成长越来越远。
  说到底,“资深新人”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高估了短期利益,忽视了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初入职场,最需要的是静下心来,在一个领域脚踏实地、勤奋耕耘。要知道,忠诚是很多企业都极为看重的品质,频繁跳槽就像“狗熊掰棒子”,看似不断在“收获”,实则最终什么也留不住,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此,当我们遇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且公司有清晰的发展前景时,不妨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浮躁。坚持下去,在一个平台上沉淀自己、提升能力,远比频繁追逐短期利益的跳槽,更能让职业生涯走得稳健、长远。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