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把今天的地扫干净
□李清
文章字数:
  晚饭后,家中地面因一天的活动略显脏乱,我顺手拿起扫帚清扫。扫地时,脑海里忽然浮现出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句话:“一个人活在今天,只要把今天的地扫干净。”
  扫地,这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其实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学,因为生活本就由无数个细节堆砌而成。可千万别小瞧小事,很多时候忽视了小事,往往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虽说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大家未必都有“扫天下”的抱负,但坚持做好身边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能慢慢养成自律的习惯。
  就拿扫地来说,若能做到每日清扫,家中的地面就会时刻保持整洁。同样的道理,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哪怕每天只进步一点点,长期坚持下去也会产生质的飞跃,微小的积累最终能带来巨大的改变。
  例如电影《国王的演讲》里,口吃的乔治六世为了克服语言障碍,每日坚持含着石子朗读一小时,对着留声机反复练习元音,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完成了著名的抗战演讲,赢得了民众的支持与尊敬。还有《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在人生陷入低谷时决定跑步,坚持了三年两个月零十四天,最终横穿了美国。阿甘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但持续奔跑的人,总能尝到最甜的那颗。
  “今天的地”,还强调“今天”。要是拖延扫地,灰尘就会越积越多。生活中的问题也是如此,若不及时解决只会愈发严重 。在现实生活中,拖延症似乎是很多人的通病。文件不到截止日期绝不提交,复习功课要等到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但大家经常会忽略,拖延带来的代价常常是很大的,今天的懈怠很可能会在明天引发难以收拾的灾难。在职场中,那些总把“明天再做”挂在嘴边的人,一旦遭遇突如其来的危机,往往会被打得措手不及。而若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就能将小问题及时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演变成难以应对的危机。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就有着严格的写作习惯,他规定自己每天只写500字,但必须当天完成,绝不拖到第二天。正是凭借这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成功避免了“拖延—焦虑—更拖延”的恶性循环。丰田工厂有一条铁律,生产线必须每天清理,绝不能留到第二天,哪怕机器只运行了一小时,也要进行彻底的打扫。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小问题积累成大故障;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立即行动”的企业文化,让拖延没有滋生的土壤。
  另外,扫地虽然是人人都会的简单活儿,可能否把地扫干净,却可以考验一个人的诸多品质。因为在重复劳动中不断精进,在平凡工作里展现卓越的能力,是所有优秀人才的共同特质。初入职场的新人,大多都要从小事做起。领导交办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任务,实则可能是在暗中对职场新人进行观察和考验。
  禅宗有云:“劈柴担水,无非妙道。”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在职场打拼,将“扫地”这类基础行为做到极致,深入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逻辑,日积月累,就能积累出超乎想象的竞争力。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自我成长的宝贵契机,认真对待每天的“扫地”,就是在为未来的成功积蓄力量。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