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中考备考策略和心理调整策略
□吴健
文章字数:
  中考作为学生学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竞争激烈程度也可见一斑。为确保同学们能够在这场关键性考试中发挥最佳水平,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备考策略
  1.应做好考前的思想准备工作
  考前要排除一切干扰,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进入考场,可以用两三分钟的时间闭上眼睛想一想,想想平时考试时自己擅长的内容,这样可以增强信心、稳定情绪,使自己提前进入状态。
  2.应养成良好、科学的答题习惯
  试卷发下来后不要急于答题,可以先通览全卷,粗略看一遍。看看哪些题会,哪些题不会,哪些题通过努力可能会,哪些题是有一定难度的题,要对题目有个整体印象,使自己心中有数。
  考试时注意力要集中,审题要仔细,力争做到眼到、心到、手到。要逐字逐句搞清题意(似曾相识的题目更要注意异同),应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结论,从多层面挖掘隐含条件及条件间内在联系,探索解题思路,特别要注意题目中的陷阱。
  要采取先易后难、灵活多变的原则答题。考试刚开始,可以先解答几个简单题目,让自身产生“旗开得胜”的快感,促使大脑兴奋,有利于顺利进入最佳思维状态。然后可以先做容易解答且题型结构比较熟悉的题目,遇到难题或不会答的题不要惊慌失措,可暂时放下(别忘了做记号,以免落题),不要浪费太多时间(一般选择和填空题每个不超过2分钟),等把会做的题目解答完后,再回头集中精力尽力而为地解决不会的题目。从近几年的中考题目中不难看出,选择、填空、解答三类题,比较难的都安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
  近几年中考数学最后两道解答题有“入手容易,深入难”的特点,第一问较容易,第二、三问难度逐渐加大。中考中的数学解答题都是按步骤给分的,所以对于一些解答的题,可以根据题意写一些,经常会得到一些分。
  遇到平时没见过的题目不要慌,稳定好情绪。冷静回想和平时见过的题目、书本中的知识有哪些关联。切忌对着题发呆不敢下手,有时动笔做一做或者画一画,可能就会有解题思路。因此,能解答一步是一步,不放过多得任何一分的机会。
  答题时要做到:卷面干净整洁、数学语言标准、运算顺序规范、计算结果准确。仔细检查和验算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做完题后要认真检查,如感觉某道题答错了,不要盲目地去改,要冷静地重新审题,仔细研究,再动笔去改。
  3.把解题失误降到最低
  细:是指审题细心,即细审题目中的关键数字、关键词语。深:是指要通过已知条件看到深处的隐含条件。准:是指准确作图及标出条件。找:是指找思路,可以在草稿纸上初步写出主要的解题步骤。速:是指快速运算,在计算过程中要做到专心细致,并灵活运用相关的解题技巧和方法。重:是指着重检查,要在答题结束后进行查漏补缺。
   心理调整策略
  具有良好心理状态的考生可以较好地预防考试焦虑,这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考生应该学会调整好心理状态。
  1.自我减压
  临考前降低心理预期目标,不要总想着一定要上最好的高中,要知道中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并不是全部。只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就是胜利。
  2.自我质辩
  自我质辩是调整心态的良方之一。例如,有些同学离中考越近,越担心自己的能力,这些同学可以尝试进行自我质辩。自问:“这种担心有必要吗?”自答:“毫无必要,平时我学习非常认真,虽然不算十分优秀,但只要认真做好考前准备,正常发挥,这次考试完全可以考好,根本不必苦恼。”
  3.积极暗示
  积极暗示能强化自己的信心,消除烦恼。消极暗示会降低人的信心,徒增烦恼。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一些积极暗示,自我打气。例如“我行,我一定行”“我潜力大”“我进步快”“我喜欢挑战”等。
  4.丢弃自责充满自信
  不管现在的成绩是极为优秀,还是和别人有一定差距,千万别忘了要每天带着自信起床。临近中考,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进行过多的自我责备,要多看、多想自己的长处和潜力。在现实中,很多成绩优秀的同学在中考失利,但是他们不是输在知识上,而是败在信心上。
  5.转移情绪
  要学会转移情绪,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进考场时要排除一切干扰,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进入考场,紧张时可以深呼吸,可以看看窗外。
  6.避免打乱正常作息
  考前应保证睡眠充足,牺牲睡眠时间去进行题海战术是得不偿失的。前一天睡眠不足第二天大脑就会处于半睡眠状态,思维就会处于拟制状态,这样一来考试时就可能会出现发呆的情况。但是保证休息时间不代表中考前彻底放松,停止复习。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如果长期处于紧张中,大脑中枢会建立起相应的紧张思维运作模式,这会让人适应紧张的工作学习状态。但如果突然让大脑停下,不再工作学习,那么原来的生物钟就会被打乱,考生可能会因此产生失落、不安和心慌等症状。
  7.面对现实轻松应考
  有一部分同学参加较大的考试时会有一点紧张,而且不管用什么方法都不能缓解紧张。那么不妨试着坦然一点,告诉自己进入考场感到紧张是完全正常的,这种情绪很快就会过去,不会影响到自己。
  总之,中考对同学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考试,考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稳定情绪、调整心态。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用“我能行”“我一定能考好”等话语来激励自己、鼓舞斗志。要对掌握的基础知识、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中的弱项心中有数。只要用认真的态度和沉着的心态去迎接考试,就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