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公园
文章字数:
周日,我和文友罗姐相约到韩信公园“采风”。
韩信公园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城的馍馍山。公园得名于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韩信背水一战。公元前204年,韩信曾在井陉口背水列阵,引兵下井陉。韩信公园以海拔高度365米的馍馍山为主体,依山而建,面积达33公顷,由和谐广场、文化广场、水景工程等组成。当地人喜欢爬山、登山。韩信公园现在已成为大家休闲、健身、运动的好去处。
一踏上这片热土,我心里就莫名激动。我生于斯,长于此。这里有我童年的记忆,这里曾经承载了我理想的摇篮,这里的父老乡亲和我血脉相连。这里的一花一叶,我曾是多么的熟悉,如今又是多么的陌生。因多年前,我到外地求学,后远嫁他乡,工作的奔波、养育孩子的忙碌,使我无暇来故乡探望。这次故乡之行,便是我酝酿已久的计划。
刚下车,就看见罗姐在公园门口等候。与罗姐相识是在一次文学论坛会上,我和她一见如故。她从几千里外嫁到井陉已有三十余年。这里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人文地理,乡俗民情,像盐渍刀斫一样深深地渗透在她的脑海里。相比我这个嫁到外地很少回家的井陉闺女,她更像井陉人。
其实,对于馍馍山,我并不陌生。馍馍山外形像馒头,而馒头在当地的方言里就叫馍馍。很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年少的我曾经和表妹一起爬过馍馍山。那时山路很陡,一不小心,就会摔倒;荒草遍野,没过脚面,树上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鸟会叫上几声;寒风吹在脸上,像小刀在削,生疼生疼……
如今,一走进公园,空气清新,绿植环绕,鲜花盛开,让我不敢相信眼前就是曾经的馍馍山……公园正中央是韩信的全身塑像。只见他身披铠甲,腰挂佩剑,目视前方,策马腾空,威风凛凛。当年他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的景象,好似浮现在眼前……
徜徉在韩信公园,走在开得正艳的紫薇花丛中,到处可见健身的人们:爬山的、跳广场舞的、扭秧歌的、唱晋剧的……。其中的和谐广场是井陉县城最具规模的广场,这里有醉人的音乐喷泉,闪耀的电子大屏幕。这里曾经举办过“庆祝祖国六十华诞万人红歌会”“首届中国井陉拉花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
这里是井陉县城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公园,也正是这个崭新的环境,让县城人民的幸福指数有了质的飞跃。
沿着石头铺就的小道,走走停停,慢下来的时光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另一层含义。一路上,罗姐给我介绍那些可爱的花花草草和数不清的绿植。塔松、紫薇、金叶榆、法国梧桐、西府海棠……
罗姐如数家珍,张口就来。说到动情之处,俏皮的她,还指着海棠的果子给我看。想像着海棠果嚼在嘴里,酸酸甜甜,好似真有野果的味道在舌尖上蔓延。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此刻,我才发现身边那一簇簇盛开的鲜花,各有各的色彩,各有各的风姿。每一株青草,每一棵绿植,都在随风起舞,快乐而又尽情地扭动着属于它们的精彩。此时的快乐,已不仅仅属于它们,也属于我这个游子。
一路向上攀爬,我被山顶屹立的“井字塔”所吸引。罗姐说:“高达39米的井字塔是井陉历史、现在和未来的缩写,寓意着井陉腾飞,象征着全县人民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井字塔不仅是韩信公园的标志物,更是当地百姓信念的图腾。
站在井字塔的不同方位,可以看见不同的景色。远眺,陶瓷小镇、龙母故里、太行山高速、金蔓河尽收眼底。近观,依山而建的井陉县城“如盆似井”。它是那么的小巧,犹如孩童被四周的群山紧紧地抱在怀里,可爱灵动。这些年,它正在飞速长大。它经历了大拆大建,增绿补绿建绿,新区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金蔓商业街焕然一新,金良河穿城而过……
当太阳挂在西边的山顶,给连绵不断的群山镀上一层金色的霞光,我才恋恋不舍地登车返城。回望韩信公园,它依然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我,不急不躁,淡定从容。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许,这正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
韩信公园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城的馍馍山。公园得名于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韩信背水一战。公元前204年,韩信曾在井陉口背水列阵,引兵下井陉。韩信公园以海拔高度365米的馍馍山为主体,依山而建,面积达33公顷,由和谐广场、文化广场、水景工程等组成。当地人喜欢爬山、登山。韩信公园现在已成为大家休闲、健身、运动的好去处。
一踏上这片热土,我心里就莫名激动。我生于斯,长于此。这里有我童年的记忆,这里曾经承载了我理想的摇篮,这里的父老乡亲和我血脉相连。这里的一花一叶,我曾是多么的熟悉,如今又是多么的陌生。因多年前,我到外地求学,后远嫁他乡,工作的奔波、养育孩子的忙碌,使我无暇来故乡探望。这次故乡之行,便是我酝酿已久的计划。
刚下车,就看见罗姐在公园门口等候。与罗姐相识是在一次文学论坛会上,我和她一见如故。她从几千里外嫁到井陉已有三十余年。这里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人文地理,乡俗民情,像盐渍刀斫一样深深地渗透在她的脑海里。相比我这个嫁到外地很少回家的井陉闺女,她更像井陉人。
其实,对于馍馍山,我并不陌生。馍馍山外形像馒头,而馒头在当地的方言里就叫馍馍。很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年少的我曾经和表妹一起爬过馍馍山。那时山路很陡,一不小心,就会摔倒;荒草遍野,没过脚面,树上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鸟会叫上几声;寒风吹在脸上,像小刀在削,生疼生疼……
如今,一走进公园,空气清新,绿植环绕,鲜花盛开,让我不敢相信眼前就是曾经的馍馍山……公园正中央是韩信的全身塑像。只见他身披铠甲,腰挂佩剑,目视前方,策马腾空,威风凛凛。当年他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的景象,好似浮现在眼前……
徜徉在韩信公园,走在开得正艳的紫薇花丛中,到处可见健身的人们:爬山的、跳广场舞的、扭秧歌的、唱晋剧的……。其中的和谐广场是井陉县城最具规模的广场,这里有醉人的音乐喷泉,闪耀的电子大屏幕。这里曾经举办过“庆祝祖国六十华诞万人红歌会”“首届中国井陉拉花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
这里是井陉县城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公园,也正是这个崭新的环境,让县城人民的幸福指数有了质的飞跃。
沿着石头铺就的小道,走走停停,慢下来的时光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另一层含义。一路上,罗姐给我介绍那些可爱的花花草草和数不清的绿植。塔松、紫薇、金叶榆、法国梧桐、西府海棠……
罗姐如数家珍,张口就来。说到动情之处,俏皮的她,还指着海棠的果子给我看。想像着海棠果嚼在嘴里,酸酸甜甜,好似真有野果的味道在舌尖上蔓延。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此刻,我才发现身边那一簇簇盛开的鲜花,各有各的色彩,各有各的风姿。每一株青草,每一棵绿植,都在随风起舞,快乐而又尽情地扭动着属于它们的精彩。此时的快乐,已不仅仅属于它们,也属于我这个游子。
一路向上攀爬,我被山顶屹立的“井字塔”所吸引。罗姐说:“高达39米的井字塔是井陉历史、现在和未来的缩写,寓意着井陉腾飞,象征着全县人民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井字塔不仅是韩信公园的标志物,更是当地百姓信念的图腾。
站在井字塔的不同方位,可以看见不同的景色。远眺,陶瓷小镇、龙母故里、太行山高速、金蔓河尽收眼底。近观,依山而建的井陉县城“如盆似井”。它是那么的小巧,犹如孩童被四周的群山紧紧地抱在怀里,可爱灵动。这些年,它正在飞速长大。它经历了大拆大建,增绿补绿建绿,新区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金蔓商业街焕然一新,金良河穿城而过……
当太阳挂在西边的山顶,给连绵不断的群山镀上一层金色的霞光,我才恋恋不舍地登车返城。回望韩信公园,它依然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我,不急不躁,淡定从容。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许,这正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