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是作家
文章字数:
“Which writer do youlike best?”(你最喜欢的作家是谁?)
“My mother.”( 我的母亲。)
这是英语夏令营,我与一个同学正在进行的一次对话练习。周围静静倾听着的同学感到一头雾水,以为我没听清问题,作出了不正确的回答。最后,同在夏令营的好朋友小fa出来解释说我妈是作家,他们才恍然大悟。
下课后,隔壁的小姐姐(小fa的室友)跑来问了我一大堆关于我妈的问题,比如“你妈妈出了几本书?”“她写过的书叫什么名字?”“她写过跟你有关的文章吗?”……小姐姐的眼睛里绽放着好奇的光芒,语调因为激动而抬高了好几度。在她看来,作家是一个有趣的职业,有一个作家妈妈,无疑是件amaz-ing and cool的事情。
我一一回答了小姐姐的问题,然后告诉她我妈颜值很高。她听后兴奋地请求我给她看看照片。我翻出一张——我妈端坐在丛林中,柔顺的长发垂到肩膀,精巧的珍珠耳环点缀在耳垂上,旗袍上的梅花被身后的绿叶衬得更加鲜艳。她右手托着白净的脸颊,嘴角微微上扬,黛色的细眉弯如月牙,深黑的眼眸望向远方,颇有江南女子的温婉气质。
从照片上看起来,我的妈妈温柔文静,实则并非如此。母亲大人和全世界的妈妈一样——爱唠叨,一点儿也不文静。她又是作家,文人在语言方面有特长,所以她能做到在给我灌心灵鸡汤时,将同一种意思转化为不同句式放在同一段话的不同地方,并且毫无破绽。
母亲大人一激动话就会变得更多。我、小fa等人去上海参加夏令营前,在赣州呆了一下午(为等火车)。在一家书店里,我们几个女生发现一个大纸盒里放置着不足掌心大的小书,瞬间爱不释手。于是,这些可爱的小书便有了主人。五个女生商量好把书放在桌上拍照,周围不放参照物,使书在照片中显得很大,然后把照片发给各自的家长,看看能否“忽悠”成功。照片发送之后,同伴们的家长表现得极为淡定,尤其是祉涵小妹妹的妈妈,只是简单表示了一下会有点重,不好背,然后就不管了。然而我妈——“晕,你带去多麻烦”“出门少买点东西”“你要累死啊,去北京怎么背”“你怎么这么傻”“我为自己生了这么傻的女儿感到无比悲催”“出门在外,买什么也 不要买重的东西”……微信消息接连不断地发出来,我只说了三句话,而母亲大人“刷刷刷”地回了几十条,速度如子弹出膛,我被母亲大人放机关枪一样地发消息的方式堵得几乎一句话都打不出来,哭笑不得。聊天记录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傻”字,而“重”字反而次之。确实,行李有点沉,但是多两本书不至于太重,去完上海又去北京也确实得多走点路,不过母亲大人,您的反应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吧?我又回去翻了翻小书《杜甫诗选》和《论语》,仔细看了看封面,想了想,于是便明白了——她一定是把书想成跟《新华字典》一样,甚至跟家里那本《现代汉语词典》(和两本《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叠起来差不多厚)一个级别了吧?我立刻把书放在手中拍照发给她停止忽悠,母亲大人看到了此书的真实大小,终于消除了担心与着急,然后扔给我一句:“行了,小本的就算了,以后别这么傻了。”
关上手机,心里默默向母亲大人请安。在我眼里,她虽然嚷着我傻,却依然能让傻字蹦出温暖与神奇。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商务22班 刘存豫
“My mother.”( 我的母亲。)
这是英语夏令营,我与一个同学正在进行的一次对话练习。周围静静倾听着的同学感到一头雾水,以为我没听清问题,作出了不正确的回答。最后,同在夏令营的好朋友小fa出来解释说我妈是作家,他们才恍然大悟。
下课后,隔壁的小姐姐(小fa的室友)跑来问了我一大堆关于我妈的问题,比如“你妈妈出了几本书?”“她写过的书叫什么名字?”“她写过跟你有关的文章吗?”……小姐姐的眼睛里绽放着好奇的光芒,语调因为激动而抬高了好几度。在她看来,作家是一个有趣的职业,有一个作家妈妈,无疑是件amaz-ing and cool的事情。
我一一回答了小姐姐的问题,然后告诉她我妈颜值很高。她听后兴奋地请求我给她看看照片。我翻出一张——我妈端坐在丛林中,柔顺的长发垂到肩膀,精巧的珍珠耳环点缀在耳垂上,旗袍上的梅花被身后的绿叶衬得更加鲜艳。她右手托着白净的脸颊,嘴角微微上扬,黛色的细眉弯如月牙,深黑的眼眸望向远方,颇有江南女子的温婉气质。
从照片上看起来,我的妈妈温柔文静,实则并非如此。母亲大人和全世界的妈妈一样——爱唠叨,一点儿也不文静。她又是作家,文人在语言方面有特长,所以她能做到在给我灌心灵鸡汤时,将同一种意思转化为不同句式放在同一段话的不同地方,并且毫无破绽。
母亲大人一激动话就会变得更多。我、小fa等人去上海参加夏令营前,在赣州呆了一下午(为等火车)。在一家书店里,我们几个女生发现一个大纸盒里放置着不足掌心大的小书,瞬间爱不释手。于是,这些可爱的小书便有了主人。五个女生商量好把书放在桌上拍照,周围不放参照物,使书在照片中显得很大,然后把照片发给各自的家长,看看能否“忽悠”成功。照片发送之后,同伴们的家长表现得极为淡定,尤其是祉涵小妹妹的妈妈,只是简单表示了一下会有点重,不好背,然后就不管了。然而我妈——“晕,你带去多麻烦”“出门少买点东西”“你要累死啊,去北京怎么背”“你怎么这么傻”“我为自己生了这么傻的女儿感到无比悲催”“出门在外,买什么也 不要买重的东西”……微信消息接连不断地发出来,我只说了三句话,而母亲大人“刷刷刷”地回了几十条,速度如子弹出膛,我被母亲大人放机关枪一样地发消息的方式堵得几乎一句话都打不出来,哭笑不得。聊天记录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傻”字,而“重”字反而次之。确实,行李有点沉,但是多两本书不至于太重,去完上海又去北京也确实得多走点路,不过母亲大人,您的反应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吧?我又回去翻了翻小书《杜甫诗选》和《论语》,仔细看了看封面,想了想,于是便明白了——她一定是把书想成跟《新华字典》一样,甚至跟家里那本《现代汉语词典》(和两本《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叠起来差不多厚)一个级别了吧?我立刻把书放在手中拍照发给她停止忽悠,母亲大人看到了此书的真实大小,终于消除了担心与着急,然后扔给我一句:“行了,小本的就算了,以后别这么傻了。”
关上手机,心里默默向母亲大人请安。在我眼里,她虽然嚷着我傻,却依然能让傻字蹦出温暖与神奇。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商务22班 刘存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