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谁是罪魁祸首
——读《雷雨》有感
文章字数:
  《雷雨》是一场闹剧,更是一个封建家庭的悲剧。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一次冲动的欢情、一场禁忌之恋,共同铸成了这个家庭的悲哀。周朴园与鲁侍萍不合身份的恋爱,周萍与蘩漪一夜情的荒唐,周萍与鲁四凤乱伦的罪孽,等等,都是造成家庭悲剧的原因,但谁是罪魁祸首?谁又能置身事外?桩桩件件,错综复杂,我不知道谁最可恨,也找不出最可怜之人,只能从主要人物身上寻找答案。
  首先是周萍,他虽然与鲁大海是亲兄弟。但性格却迥然不同。鲁大海勇敢有担当,他会为了工人的权益组织领导罢工并主动当工人代表来与周朴园谈判。但周萍生在大家庭里,从小养尊处优,受着资本家父亲处事的影响。在他的思维中,父亲就是权威,他并不认为拿钱处理事情有什么问题。
  同时,周萍渴望像父亲一样干一番事业,但他也羡慕那些不顾一切做坏事的人,他感到自己也是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摆脱不了七情六欲,于是勾引了自己的后母。但他毕竟受过教育,无法挣脱的道德观念让他明白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可他懦弱、胆小,他感到自己卑鄙的行为对不起父亲,也对不起弟弟,却并无承担罪责的勇气和责任心。
  于是他只好躲着、痛苦着、挣扎着,内心渴望拯救自己。他在四凤身上找到了他渴求的一种动力,一种鲜活的、青春的、自由的动力,能让他片刻地找到自我,毕竟他再也不愿忧郁下去了,而蘩漪身上的哀怨和沉郁,总能让他忆起过往。
  其次是蘩漪,她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痛苦、压抑的可悲之人。她嫁到周家18年,看过周家所做的许许多多罪恶事情,她也做过,却不想做,她发现自己始终不是周家的人,于是她矛盾;老爷强势霸道,他说一句她就得听一句,于是她痛苦;可她却无力改变这被束缚的命运,于是她压抑。就在她失去希望之时,周萍出现了,就像她自己说的,“我已经预备好棺材,安安静静的等死,一个人偏把我救活又不理我,撇得我哭死,慢慢的渴死。”蘩漪是个向往自由的人,她希望周萍不要走,这样,她虽然每天在老爷手下委曲求全地生活,却还有一丝精神慰藉。
  但你千万不要以为她是个柔软似水的女人,她更像是一柄犀利的刀,满蓄着压抑的力,她愈爱的,愈要划下深深的创痕。于是在周萍抛弃她,打算带着四凤离开时,她那带着嫉妒与失望的心爆发了。
  大概初看此书的人都会觉得她有些阴鸷可怖,但你只要明白她的所作所为处于一种什么样的背景便能理解了。爱这样的女人需有铁的手腕和岩右似的恒心,而周萍,一个情感和矛盾的奴隶,显然不是这样的人。也许有人会问,她为什么会爱这样一棵弱不禁风的草?这只好问她的命运,为什么她会落在周朴园这样的家庭之中了。
  最后是鲁四凤与周冲,将他们放在一起说,是因为我觉得他们都还算单纯,唯一不同的可能在于家世。四凤至少还带点现实与人情世故的意味,而周冲却完全沉溺于爱的梦境中。因而他爱的既不是四凤,也不是蘩漪,他爱的只是“爱”,是一种理想。所以当他发现四凤并不如自己所想的那样单纯、母亲为了爱情痉挛得喊叫时,他并不伤心,只是感慨着一个梦的凋亡。周冲这个人物,让我想起《红岩》中的刘思扬,两人都出生于资本家家庭,内心都揣着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望。刘思扬为了这个理想,付出了努力,做出了牺牲,周冲却只沉湎于幻想之中。当现实侵袭,幻想破灭时,他只能被迫成长,内心痛苦遗憾,还夹带着一丝不知所措的茫然。
  经过一番分析和思考,我发现他们虽然都有错误缺点,可也都有可怜之处,算不上罪魁祸首。
  最后我终于明白了,造成这个家庭悲剧的,不是某人、某事,而是落后、黑暗的社会。曹禺先生是在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以周家人凄惨的命运揭示社会的混乱,意蕴深远,发人深思。
   江苏省丹阳市高级中学高一(14)班 庄梓颖
  指导教师 孙颖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