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讯
文章字数:
职业教育新专业“检验检测技术与管理”获批
本报综合讯(记者 林丽鹂) 据人民网消息,教育部近日正式将“检验检测技术与管理”专业纳入《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作为“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计划于2025年起启动招生。该专业的设立填补了我国检验检测领域职业教育体系空白,旨在通过产教深度融合,为行业输送兼具技术能力与管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助力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新专业的建设聚焦三大核心目标:一是完善职教体系,填补高职专业分类空白,构建“中职—高职—本科”全链条贯通的人才培养路径。二是对接行业提质升级,课程设置突出技术操作与质量管理双核能力,培养适应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创新培养模式,推行“产学研用测”一体化机制,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无缝衔接。近年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持续扩容,全国取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已突破5.4万家,年营收超4650亿元,从业人员近160万人。
我国将连续三年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本报综合讯(记者 邱玥)据光明日报消息,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的通知》。
通知明确,从2025年起到2027年底,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主要目标是聚焦就业岗位挖潜扩容,面向有就业和培训意愿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围绕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重点领域市场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推动培训和就业协同联动,促进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通知要求,要适应劳动者需要,摸清就业培训需求;及时发布培训项目,择优确定培训机构;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培训质量;提供多样化服务,方便劳动者参加培训;引导企业强化培训,促进岗位技能提升。要统筹用好各类培训资金,差异化给予培训补贴;用好用足各类政策,提高培训综合效能;支持打造培训品牌,优化培训资源供给。
清华联合团队取得拓扑光学新突破
本报综合讯(记者 董鲁皖龙)据光明网消息,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宋清华、研究员李勃,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与合作者首次提出一种实动量拓扑光子晶体的概念,揭示了无序中稳定拓扑的形成机制,并实现了光子晶体的有效信息编码。
在连续域束缚态(BIC)中引入有效的无序信息而不破坏BIC的拓扑特性是拓扑光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宋清华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仇成伟、洛桑联邦理工大学教授罗曼·弗勒里(Ro-main Fleury)首次提出了一种实动量拓扑光子晶体的概念,该研究提出了无序辅助的实动量拓扑光子晶体,为拓扑光学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这一创新性研究,有望推动光子芯片等微纳光学器件的发展,并可应用于高稳定性高容量的光通信技术、高维量子纠缠技术、生物粒子的精细光学操控等多个领域。
本报综合讯(记者 林丽鹂) 据人民网消息,教育部近日正式将“检验检测技术与管理”专业纳入《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作为“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计划于2025年起启动招生。该专业的设立填补了我国检验检测领域职业教育体系空白,旨在通过产教深度融合,为行业输送兼具技术能力与管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助力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新专业的建设聚焦三大核心目标:一是完善职教体系,填补高职专业分类空白,构建“中职—高职—本科”全链条贯通的人才培养路径。二是对接行业提质升级,课程设置突出技术操作与质量管理双核能力,培养适应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创新培养模式,推行“产学研用测”一体化机制,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无缝衔接。近年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持续扩容,全国取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已突破5.4万家,年营收超4650亿元,从业人员近160万人。
我国将连续三年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本报综合讯(记者 邱玥)据光明日报消息,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的通知》。
通知明确,从2025年起到2027年底,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主要目标是聚焦就业岗位挖潜扩容,面向有就业和培训意愿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围绕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重点领域市场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推动培训和就业协同联动,促进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通知要求,要适应劳动者需要,摸清就业培训需求;及时发布培训项目,择优确定培训机构;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培训质量;提供多样化服务,方便劳动者参加培训;引导企业强化培训,促进岗位技能提升。要统筹用好各类培训资金,差异化给予培训补贴;用好用足各类政策,提高培训综合效能;支持打造培训品牌,优化培训资源供给。
清华联合团队取得拓扑光学新突破
本报综合讯(记者 董鲁皖龙)据光明网消息,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宋清华、研究员李勃,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与合作者首次提出一种实动量拓扑光子晶体的概念,揭示了无序中稳定拓扑的形成机制,并实现了光子晶体的有效信息编码。
在连续域束缚态(BIC)中引入有效的无序信息而不破坏BIC的拓扑特性是拓扑光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宋清华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仇成伟、洛桑联邦理工大学教授罗曼·弗勒里(Ro-main Fleury)首次提出了一种实动量拓扑光子晶体的概念,该研究提出了无序辅助的实动量拓扑光子晶体,为拓扑光学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这一创新性研究,有望推动光子芯片等微纳光学器件的发展,并可应用于高稳定性高容量的光通信技术、高维量子纠缠技术、生物粒子的精细光学操控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