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女
文章字数:
彼时,我是刚入职的新人,只觉新单位像花团锦簇的大观园,女人多又都打扮得花儿般鲜亮。只有她与周遭花儿般的女人不一样。她像顶着花朵的灰褐色枝干,容易让人忽略。她穿土灰色的陈旧款西装小褂,压了前裤缝的过时西裤,脚上套一双灰土色的运动鞋。其时,街市上流行的服装搭配是西裤配锃亮的皮鞋。她这样一穿,整个人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让人感觉她过着艰苦的日子。
我开始以为她这样着装也许真是因家境窘困,只能将就。日子一久,才知道她的先生是小城一家事业单位的头儿,她在单位里的职称也高,所得薪水比我们这些新人高出一大截。她的公婆都拿退休金,且身体健康,她家一准能算得上小康之家,她要愿意打扮自己是易如反掌的事儿。
张爱玲说,女人是同行。虽然作家出语甚是刻薄,但也一针见血地道出俗世女人的弱点。单位里的女人们,因为谁穿了一件美丽的衣服,另一些便去买更艳丽的,像孔雀比美似的。唯有她岿然不动,常年固定的几套衣服配运动鞋,但她平日待人爽朗又大方,从未见悭吝之色。
单位上与她年龄相当的女人们,做派是炫耀攀比风,比了自己比老公,再比孩子。那些妈妈们盯着孩子学习的劲头,跟老鹰盯兔子有得一拼。她却舍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扑腾,让孩子像旷野里的树一样自由生长。那些被盯的孩子都以高分考进城市里最好的高中,她家儿子却只能上普通高中,她一如既往地平静着,没有羡慕嫉妒难平之意。与她相处越久,我越喜欢她身上那股平静气,风动,她自岿然不动,让周遭一切浮华都变得黯然失色。
还有一位女子,是我们的上司,新调来我们单位任职的。她长得很美,身姿袅娜,薛宝钗式的圆盘粉白脸,双眼皮,黑漆漆的眼,但我们不喜欢她。翻看她的出身来历,分明与我们是一个地方的人,她却从不讲可亲的方言,不论是在会议上还是平日的交谈中,她总讲普通话,用那种温柔如水的声音对所有人讲普通话。她这样说话显得她是“阳春白雪”,别的人全部是“下里巴人”,人们都离她远远的。
她做我们的上司,一晃七八年过去了。这么些年,她依然讲普通话,别的女人都很见岁月的痕迹,唯有她依然明眸皓齿,一副岁月不败的模样。
在一次陌生人相聚的宴席上,一位女人知道了我的单位,想起什么似的,郑重地说:“在我们这不大的小城,活得有风格,精神高贵的人也很多,比如你的那位女上司!”她讲了自己的故事,她的孩子在10岁那年被查出患上了一种终身无法治愈的疾病。因为这病,她和孩子辗转各个医院,吃辛历苦。然天灾之后更可气的是人的势利,生病的孩子在学校里被老师歧视了。我的女上司却给她的孩子送去了一个老师最真挚的关心和爱,彼时我的上司还是那所学校的老师,曾在一年级时教过孩子。她从女人的博客上知道孩子生病的消息,第一时间去孩子的班级,与孩子谈心,给孩子送上鼓励和安慰。调离了那所学校去别地任职后,她也常常回去看望孩子。我对上司的印象全然改观,她像一剂清凉又静心的药,专门医治这浮躁尘嚣社会里的浮华病。
朴素的同事和有着高贵精神的上司,她们才是从诗经里真正走出来的女子,她们才真正无愧于诗经里描绘女人的那个美妙绝伦的词——静女。
我开始以为她这样着装也许真是因家境窘困,只能将就。日子一久,才知道她的先生是小城一家事业单位的头儿,她在单位里的职称也高,所得薪水比我们这些新人高出一大截。她的公婆都拿退休金,且身体健康,她家一准能算得上小康之家,她要愿意打扮自己是易如反掌的事儿。
张爱玲说,女人是同行。虽然作家出语甚是刻薄,但也一针见血地道出俗世女人的弱点。单位里的女人们,因为谁穿了一件美丽的衣服,另一些便去买更艳丽的,像孔雀比美似的。唯有她岿然不动,常年固定的几套衣服配运动鞋,但她平日待人爽朗又大方,从未见悭吝之色。
单位上与她年龄相当的女人们,做派是炫耀攀比风,比了自己比老公,再比孩子。那些妈妈们盯着孩子学习的劲头,跟老鹰盯兔子有得一拼。她却舍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扑腾,让孩子像旷野里的树一样自由生长。那些被盯的孩子都以高分考进城市里最好的高中,她家儿子却只能上普通高中,她一如既往地平静着,没有羡慕嫉妒难平之意。与她相处越久,我越喜欢她身上那股平静气,风动,她自岿然不动,让周遭一切浮华都变得黯然失色。
还有一位女子,是我们的上司,新调来我们单位任职的。她长得很美,身姿袅娜,薛宝钗式的圆盘粉白脸,双眼皮,黑漆漆的眼,但我们不喜欢她。翻看她的出身来历,分明与我们是一个地方的人,她却从不讲可亲的方言,不论是在会议上还是平日的交谈中,她总讲普通话,用那种温柔如水的声音对所有人讲普通话。她这样说话显得她是“阳春白雪”,别的人全部是“下里巴人”,人们都离她远远的。
她做我们的上司,一晃七八年过去了。这么些年,她依然讲普通话,别的女人都很见岁月的痕迹,唯有她依然明眸皓齿,一副岁月不败的模样。
在一次陌生人相聚的宴席上,一位女人知道了我的单位,想起什么似的,郑重地说:“在我们这不大的小城,活得有风格,精神高贵的人也很多,比如你的那位女上司!”她讲了自己的故事,她的孩子在10岁那年被查出患上了一种终身无法治愈的疾病。因为这病,她和孩子辗转各个医院,吃辛历苦。然天灾之后更可气的是人的势利,生病的孩子在学校里被老师歧视了。我的女上司却给她的孩子送去了一个老师最真挚的关心和爱,彼时我的上司还是那所学校的老师,曾在一年级时教过孩子。她从女人的博客上知道孩子生病的消息,第一时间去孩子的班级,与孩子谈心,给孩子送上鼓励和安慰。调离了那所学校去别地任职后,她也常常回去看望孩子。我对上司的印象全然改观,她像一剂清凉又静心的药,专门医治这浮躁尘嚣社会里的浮华病。
朴素的同事和有着高贵精神的上司,她们才是从诗经里真正走出来的女子,她们才真正无愧于诗经里描绘女人的那个美妙绝伦的词——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