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洞察职业倦怠,寻求解决办法
□陶诗秀
文章字数:
  在现代社会,职场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压力如影随形。许多人在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中逐渐感到身心疲惫,甚至出现了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并非简单的疲劳,而是一种由长期过度压力和工作负荷导致的身心疲惫状态,通常表现为情感上的枯竭、工作效率下降以及对工作的负面态度。这一说法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雷登伯格于1974年提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发生在长期从事高压力、高强度工作的群体中,如医护人员、教师、警察、客服人员等。这些职业的特点是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工作内容重复且缺乏自主性,容易导致个体身心俱疲。这种状态不仅影响个人的工作表现,还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了解职业倦怠的症状并掌握化解方法,对于每一个职场人士都至关重要。
  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工作压力过大是最直接的原因。当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时,个体会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这会使身体和心理的负担不断加重。其次,工作环境不佳也会加剧职业倦怠。例如,缺乏支持性的同事关系、不合理的管理制度、频繁的加班等,都会让员工感到身心疲惫。此外,个人因素也不容忽视。一些人本身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或者对工作期望过高,当现实与期望不符时,就容易产生挫败感,进而导致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的5大症状
  情感症状:情绪的“风暴”。情感症状是职业倦怠最直观的表现之一,当一个人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中,很容易出现抑郁状态。例如,小李是一名程序员,每天需要面对大量的代码和紧张的项目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感到情绪低落,对工作失去了兴趣,甚至出现了失眠和焦虑的症状。这种情绪的波动不仅影响了他的工作效率,还让他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此外,情感症状还包括疲惫、焦虑、情绪控制力下降、易怒、同理心下降和攻击性增加,以及普遍缺乏工作满意度。例如,一位客服人员在长时间接听客户投诉电话后,可能会变得情绪烦躁,对客户的诉求缺乏耐心,甚至会将负面情绪发泄到同事身上。这种情绪的失控不仅会损害个人形象,还会影响整个工作氛围。
   认知症状:思维的“僵化”。职业倦怠还会导致认知上的问题,当个体处于倦怠状态时,往往会感到无助和无力,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例如,一位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学习问题时,可能会觉得自己无能为力,无法帮助学生取得进步。这种自卑感会进一步影响其教学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同时,职业倦怠还可能导致记忆力和注意力缺陷。例如,一位文案策划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发现自己经常忘记重要的任务节点,或者在撰写文案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思维僵化也是认知症状的表现之一,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很难接受新的观点和方法,对工作场所的同事也会缺乏信任,甚至会出现投射效应严重化的情况,将自身的负面情绪归咎于他人。
  行为症状:行动的“迟缓”。职业倦怠还会在行为上表现出来,例如,一些员工可能会冲动行事,无法合理安排工作任务。一些领导在面对业绩压力时,可能会盲目地增加销售团队的工作量,不考虑团队的实际情况。
  此外,行为症状还包括无法休息、工作质量下降、不愿意接受新想法、缺勤等。例如,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有的人可能会选择逃避工作、频繁请假,或者在工作中敷衍了事。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还可能对团队的协作产生负面影响。
  动机症状:动力的“枯竭”。职业倦怠还会导致动机的丧失,例如,曾经对工作充满热情的设计师,可能会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逐渐失去对设计工作的兴趣。他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对职业发展的期望也会降低。
  动机症状还包括价值观的丧失,例如,创业者在经历了多次创业失败后,可能会对自己的事业失去信心,不再愿意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这种动机的丧失不仅会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还可能导致心理上的空虚和迷茫。
  躯体症状:身体的“抗议”。职业倦怠还会在身体上表现出来,例如,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一部分人可能会出现头痛、背痛、睡眠障碍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工作状态,还会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躯体症状还包括体重突然变化、心脏和胃部疾病、高血压和免疫系统普遍衰弱。例如,在长期的高强度工作下,有一些人可能会出现胃溃疡等疾病。这种身体上的不适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还可能导致健康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职业倦怠的化解方法
   情绪管理:学会识别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是缓解职业倦怠的重要方法。当感到情绪低落或焦虑时,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来放松身心。例如,每天早上起床后,花 10分钟进行深呼吸练习,可以帮助你调整情绪,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天。
  积极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对于应对职业倦怠至关重要。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积极寻找解决方案,要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不要轻易放弃。
  自我激励:为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并在完成目标后给予自己奖励。例如,当你完成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后,可以给自己买一份喜欢的礼物,或者安排一次放松的旅行。这种自我激励的方式可以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缓解职业倦怠。
  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合理安排工作任务,避免过度劳累。可以将工作任务分解成小的步骤,逐一完成。同时,要学会拒绝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改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缓解职业倦怠。例如,保持办公桌的整洁,合理安排工作空间,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工作环境。此外,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互相支持和鼓励,也可以改善工作氛围。
  灵活调整工作方式:如果可以的话,尝试灵活调整工作方式,如远程办公、弹性工作等。这样可以减少通勤时间,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培养兴趣爱好:在工作之余,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阅读、运动、绘画等。这些兴趣爱好不仅可以帮助你放松身心、释放压力还可以丰富你的生活,帮助你保持身心健康。
   加强社交互动:与家人、朋友保持密切的联系,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种社交互动可以增强你的社会支持系统,缓解职业倦怠。
  合理安排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平衡工作和生活。例如,制定一个时间表,将工作、学习、休息和娱乐时间合理分配。这样可以避免工作过度占据生活时间,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
  心理咨询:当职业倦怠严重影响到你的生活和工作时,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技术,帮助你缓解情绪压力,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参加培训课程:参加一些关于时间管理、压力管理、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培训课程,可以提高你的应对能力。
  与上级沟通:如果工作压力过大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可以尝试与上级沟通,寻求支持和帮助。
  总之,职业倦怠是现代职场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它并不是不可战胜的。通过了解职业倦怠的症状和成因,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和预防。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