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刘辞职
文章字数:
文章浏览数:28
前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我一个要好的朋友大刘打来电话说他辞职了,原因是他一想到自己的工作就打不起精神,特别是看到同事们忙碌又机械的身影,就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不想继续在岗位上折磨自己了。他觉得自己正值中年,也许还有实现梦想的机会,所以他干脆辞职了。
听了大刘的话我沉默了,他让我想起了我们单位负责账务的会计。虽然不同于大刘他们公司,但每个月也会有那么几天忙忙碌碌,有时候一直加班忙到深夜,连家都顾不上。也听其他朋友说过,企业财务部门的员工分工很明确,每个人都像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被牢牢固定在特定的位置上。有人负责应收,有人负责应付,还有人专门负责凭证装订。
想了一会我问大刘:“你现在找到工作了吗?或者你有其他行业或岗位的工作经验和优势吗?跟我说说,如果有合适的岗位我可以帮你推荐推荐。”
许久,大刘才缓缓地说:“我之前向几家前景比较好的企业单位投过几次简历,想去管理岗位,但是他们要求有相关工作经历。我没有,所以就被拒绝了。我现在也开始担心自己还能否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我对自己的未来也很不安。至于特长,我除了熟悉账务报总账,其他的都不太会。”
我的女儿前两年就在找工作,所以我十分清楚,现在的就业真可谓是“一岗难求”。无论是机关单位,还是企事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大都一人一岗,同一岗位上,除非是业务量非常大的部门,一般绝对不会在一个岗位上招聘多人。尤其是企业,绝对不会养闲人。听一位司机朋友说,一些企业招聘司机都不像以前了,面试的时候甚至会问你,除去开车还有什么特长或技能。像大刘这种没有什么额外技能的人,想在辞职后找份工作很难。
想到这里我追问大刘:“你是不是心里早有什么打算了?”听我这么一问,大刘憨憨地笑了,他说:“我父母在种植花卉和蔬菜,有两个大棚。他们想扩大规模,引入现代化技术,但是年龄大了,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又舍不得转手或放弃。我本来就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从小跟着父母在地里长大,也喜欢养花种草。只不过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盲目选择了自己并不太喜欢的财会专业,没想到一毕业就进入企业,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我一听立刻明白了,原来大刘到目前为止从事的行业一直是他不喜欢的。于是我告诉大刘:“人这一生,不一定非要做别人嘴里的‘好工作’才是成功,只要你能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业,也同样会有不错的成绩,既然想好了那就坚持做下去。”
第二天,大刘就告诉我他已经回到了家里,准备开始接手家里的大棚种植。
起初,他的父母责怪他轻易就辞掉了稳定的工作,邻居朋友也觉得他这个决定非常草率,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跑回家弄这些他从没做过的事。父母以为大刘只是一时脑热,干不了几天就会泄气,然后回到城市继续找工作。没想到大刘却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份事业,他先是注册了公司,建立了果蔬和鲜花超市,招聘了专业管理人员,聘请了技术专家,自己也报名参加了专业培训。还利用互联网开通了网络直播间,注册了网店。他发挥自己的沟通能力,认真对待每一个顾客,努力去满足客户需求,与许多客户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看着日益红火的事业,父母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如今,大刘的事业越来越红火,线上线下的生意都很好,竟然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满足和快乐,他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尽情发挥着自己的才能。每当听到顾客的称赞和爽朗的笑声,他就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从大刘辞职回家创业这件事里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职场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只要你找到自己喜欢并且可以为之努力的事情,那就坚持做下去,最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听了大刘的话我沉默了,他让我想起了我们单位负责账务的会计。虽然不同于大刘他们公司,但每个月也会有那么几天忙忙碌碌,有时候一直加班忙到深夜,连家都顾不上。也听其他朋友说过,企业财务部门的员工分工很明确,每个人都像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被牢牢固定在特定的位置上。有人负责应收,有人负责应付,还有人专门负责凭证装订。
想了一会我问大刘:“你现在找到工作了吗?或者你有其他行业或岗位的工作经验和优势吗?跟我说说,如果有合适的岗位我可以帮你推荐推荐。”
许久,大刘才缓缓地说:“我之前向几家前景比较好的企业单位投过几次简历,想去管理岗位,但是他们要求有相关工作经历。我没有,所以就被拒绝了。我现在也开始担心自己还能否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我对自己的未来也很不安。至于特长,我除了熟悉账务报总账,其他的都不太会。”
我的女儿前两年就在找工作,所以我十分清楚,现在的就业真可谓是“一岗难求”。无论是机关单位,还是企事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大都一人一岗,同一岗位上,除非是业务量非常大的部门,一般绝对不会在一个岗位上招聘多人。尤其是企业,绝对不会养闲人。听一位司机朋友说,一些企业招聘司机都不像以前了,面试的时候甚至会问你,除去开车还有什么特长或技能。像大刘这种没有什么额外技能的人,想在辞职后找份工作很难。
想到这里我追问大刘:“你是不是心里早有什么打算了?”听我这么一问,大刘憨憨地笑了,他说:“我父母在种植花卉和蔬菜,有两个大棚。他们想扩大规模,引入现代化技术,但是年龄大了,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又舍不得转手或放弃。我本来就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从小跟着父母在地里长大,也喜欢养花种草。只不过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盲目选择了自己并不太喜欢的财会专业,没想到一毕业就进入企业,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我一听立刻明白了,原来大刘到目前为止从事的行业一直是他不喜欢的。于是我告诉大刘:“人这一生,不一定非要做别人嘴里的‘好工作’才是成功,只要你能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业,也同样会有不错的成绩,既然想好了那就坚持做下去。”
第二天,大刘就告诉我他已经回到了家里,准备开始接手家里的大棚种植。
起初,他的父母责怪他轻易就辞掉了稳定的工作,邻居朋友也觉得他这个决定非常草率,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跑回家弄这些他从没做过的事。父母以为大刘只是一时脑热,干不了几天就会泄气,然后回到城市继续找工作。没想到大刘却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份事业,他先是注册了公司,建立了果蔬和鲜花超市,招聘了专业管理人员,聘请了技术专家,自己也报名参加了专业培训。还利用互联网开通了网络直播间,注册了网店。他发挥自己的沟通能力,认真对待每一个顾客,努力去满足客户需求,与许多客户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看着日益红火的事业,父母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如今,大刘的事业越来越红火,线上线下的生意都很好,竟然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满足和快乐,他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尽情发挥着自己的才能。每当听到顾客的称赞和爽朗的笑声,他就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从大刘辞职回家创业这件事里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职场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只要你找到自己喜欢并且可以为之努力的事情,那就坚持做下去,最后一定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