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马书明
文章字数: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要求广大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指明前 进方向,提出实践要求,引领青年教师实现专业发展,走向卓越。
  作为青年教师,无论身处成长的哪个阶段,无论将来是否能够成为教育家型教师,都要积极理解教育家精神的内涵,用教育家精神照耀自己的前行之路,在自我革新和自我行动中,把教育家精神内化为成长的自觉追求。
  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弘道使命
  教育家精神是全体教师的人生方向和事业发展的航标与灯塔,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作为青年教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要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要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学生成为实现民族梦想的主力军。
  提升专业能力,助力生命成长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教育者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扎实的学识基础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这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深耕教育专业,持续精进自身的专业素养,还需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洞察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熟练运用各类教学技巧。作为青年教师,要在工作中积极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要善于突破自我,提升自我专业认同,把人文素养的提升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用自己精湛的教学技艺引领学生徜徉于知识的海洋,润泽生命的成长。
  厚植科研底蕴,精进专研能力
  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科研能力已经成为学科知识以外又一项教师应必备的技能。唯有兼备广阔的视界与高深的智慧,才能更有底气培育出富于创新意识及实践技能的莘莘学子。青年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科研底蕴,要在工作中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在教学反思中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跨足各学科领域,学习构筑多维度思考框架,锻炼跨领域思维技巧;要学习文献检索等能力,在叙述文件研究中改进科研方法;更要尝试科研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在课题研究中精进自己的教科研能力。只有不断探索、学习、实践和创新,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学校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启迪育人智慧,践行躬耕态度
  “启智育人”是教育家共有的精神品格,“躬耕态度”则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精神动力。作为青年教师,要在工作中践行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一方面在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另一方面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关怀和支持。另外,对待工作还要有勤奋、踏实、敬业的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智慧的方式启迪学生,以勤勉的态度践行教育家使命。
  教育家精神的传递,是赓续,更是传承,它像一盏明灯,指引着广大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的内涵,用教育家精神照耀前行之路,不断锤炼自己,在自我革新和自我行动中,把教育家精神和日常教育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内化为成长 的自觉追求。不断修炼、不断历练,最终成长为“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卓越教师。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