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招聘清北毕业生,且慢贴“名校崇拜”标签
文章字数:
近日,江苏省苏州中学公布其赴高校招聘2025年应届高层次优秀毕业生录用名单。名单显示,苏州中学录用的13名毕业生中,清华大学毕业生6人,北京大学毕业生4人,博士毕业生8人,硕士毕业生5人,并无一人是师范专业毕业。
中学招聘录用13名教师,其中10人为清华、北大毕业生,清北率确实相当高。但是,就此给中学招聘教师贴上名校崇拜标签,有点欠妥。
不可否认,名校硕博毕业生确实不等于名师、好老师。我们常说会学不一定会教,名校硕博毕业生只能证明他们会学习,不等于他们一定擅长教育学生。而且,名校硕博毕业生的身份虽然可以证明他们“有扎实学识”,但新时代需要的“四有”好老师还需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从这个角度说,中小学招聘教师不该一味追求名校含量。
然而,无论是名校的硕博毕业生,还是师范专业毕业生,能不能成为名师,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段的检验、考核才能得出结论。如果只是因为清北等名校毕业生不是师范专业毕业生,就简单推定他们不具有成为名师的潜质,这样的定调显然不科学,对名校毕业生也不公平。中小学招聘教师不必刻意降低名校含量,关键还是看参加教师招聘的毕业生本人能力水平、品德品质和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度。
实际上,中学招聘录用13名教师,其中10人为清华、北大毕业生,可能不是名校崇拜的结果,而是正常竞争、优中取优的结果,是近年来中小学教师“高学历化”、名校教师“名校化”趋势的表现,大众不必太过大惊小怪。
从苏州中学发布的招聘应届高层次优秀毕业生公告来看,并没有仅限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生报名,只要是应届博士毕业生,不管是哪所大学毕业的,都有资格报名。只是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毕业生,他们的学历要求可以降低为硕士。而这屈指可数的名校,其中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两所师范类院校。而且,纵观该校这几年招聘录用的新入职教师,其实有师范专业毕业生,只是人数少、比例低罢了。因为相比较来说,大部分清北等名校毕业生的学识、学习能力、科研能力比一般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强,这决定了他们在教师招聘的笔试、面试等环节更具优势和竞争力。
总之,解读“中学招聘13名教师,其中10人为清北毕业生”现象,应当回归录取者个人情况,看他们是否符合学校招聘教师的要求,而不是简单看他们的毕业院校。
中学招聘录用13名教师,其中10人为清华、北大毕业生,清北率确实相当高。但是,就此给中学招聘教师贴上名校崇拜标签,有点欠妥。
不可否认,名校硕博毕业生确实不等于名师、好老师。我们常说会学不一定会教,名校硕博毕业生只能证明他们会学习,不等于他们一定擅长教育学生。而且,名校硕博毕业生的身份虽然可以证明他们“有扎实学识”,但新时代需要的“四有”好老师还需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从这个角度说,中小学招聘教师不该一味追求名校含量。
然而,无论是名校的硕博毕业生,还是师范专业毕业生,能不能成为名师,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段的检验、考核才能得出结论。如果只是因为清北等名校毕业生不是师范专业毕业生,就简单推定他们不具有成为名师的潜质,这样的定调显然不科学,对名校毕业生也不公平。中小学招聘教师不必刻意降低名校含量,关键还是看参加教师招聘的毕业生本人能力水平、品德品质和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度。
实际上,中学招聘录用13名教师,其中10人为清华、北大毕业生,可能不是名校崇拜的结果,而是正常竞争、优中取优的结果,是近年来中小学教师“高学历化”、名校教师“名校化”趋势的表现,大众不必太过大惊小怪。
从苏州中学发布的招聘应届高层次优秀毕业生公告来看,并没有仅限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生报名,只要是应届博士毕业生,不管是哪所大学毕业的,都有资格报名。只是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毕业生,他们的学历要求可以降低为硕士。而这屈指可数的名校,其中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两所师范类院校。而且,纵观该校这几年招聘录用的新入职教师,其实有师范专业毕业生,只是人数少、比例低罢了。因为相比较来说,大部分清北等名校毕业生的学识、学习能力、科研能力比一般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强,这决定了他们在教师招聘的笔试、面试等环节更具优势和竞争力。
总之,解读“中学招聘13名教师,其中10人为清北毕业生”现象,应当回归录取者个人情况,看他们是否符合学校招聘教师的要求,而不是简单看他们的毕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