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书香育人
□李焕龙
文章字数:
  当过道变成书廊,你会走出什么感觉?
  我在这儿看到了一位女生的感受:清晨入校,本是急匆匆的,似在追赶匆匆的晨光。但当走入一柜接一柜的图书长廊时,她的脚步放慢了,目光柔软了,不一会儿她就停下脚步,蹲下身子,取出了心仪的图书。
  我在这儿看到了一位男生的感受:从教室里走出来时,因为课间休息,他正轻松愉快地与三位同学讲着笑话,并用左手拍着墙壁。但当拍到书柜的边沿时,他的手停在了空中,脚步和笑声也停了下来。当目光盯到两本被人抽出一半却没放好的图书时,他伸手插好,又在这一排长长的书脊上轻轻地抚摸了一下,才微笑着去追赶同学的背影。
  我在这儿看到了一位老师的感受:学生正在上课,他在走廊巡视。听到老师和学生的精彩对话,他满意地笑了。正要转身离去,他看到初中二年级一班门口左侧第一个书柜的第三格又少了三十多本书,他的笑声当下滑入了心田。哦,他们还真爱阅读国学经典呀!于是,他在心中思考着要给图书管理员杨德喜老师说的事:学生借阅越快,图书补充越要及时!
  这时,副校长来喊说开会时间到了。他却不急,还兴致勃勃地指着这一柜、下一柜,说出今天的“阅读巡查”新发现。见有两本书又有破损,他一边心疼地用手抚平,一边开玩笑说:“说明这书很好,学生们爱读!”
  他是恒口示范区河东九年制学校的校长,名叫贺锦山。清早,本是陪我来感受晨读的,但我们的话题,却因这长长的书廊,热聊上了“书香校园”。
  当我们从初三走到初一,从三楼走到一楼,便走过了三道长长的书廊,走出了初中部的教学大楼。
  当贺校长说目前学校图书馆已经拥有图书九万多册,我的思绪一下子闪回到九年前的那个冬日下午。
  那是我到安康市图书馆担任馆长的第三个月,那天我午休之后翻看微信朋友圈,竟然看到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的一条消息,说他们又给其分馆——陕西省安康市恒口示范区的河东九年制学校捐赠了一批图书。常州距此远隔千里,何以建了分馆?我问了几个人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便驱车一个小时直接到了河东学校。
  首次走进这个学校的图书馆,我果真看到了“常州市图书馆河东分馆”的牌子,并为一个女孩儿的阅读故事感慨不已。这个女孩儿名叫唐德芝,在常州创业,由于喜欢阅读、热心公益,成了常州市图书馆的读书会负责人、阅读推广人和该市的义工联骨干,荣获“常州好人”桂冠。她在分享经验时,热泪盈眶地告诉众人:我的家乡虽然很穷,但我的初中母校却是书香校园;三年初中生活我读了两百多本图书,既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也养成了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由于家庭贫困我缺少很多才艺,但阅读与自学让我人生无憾!我能有今天,着实应当感谢那个遥远的母校,感谢那个芬芳永远的书香校园!
  说到这里,她对着北方的家乡,为母校这个书香校园深深地躹了一躬。这一躬,感动了台下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他们听说女孩儿的母校图书有限,纷纷表示要献点爱心。于是,在常州市图书馆的热心组织下,有了首批爱心图书,也有了这个分馆。从此,这个书香校园成了安康市全民阅读的典范,成为苏陕交流的美谈。
  九年来,我每次走进这个校园,都感受着书香的润泽,以及书香浸润下学生的拔节生长,老师的精神气象。
  一次我随著名残疾人作家王庭德走进校园,看到一位瘦高的六年级学生迎面走来,他手捧着王庭德的自传体纪实文学《这个世界无须仰视》,走到身高只齐他胸前的王庭德身侧,蹲下身来请求签名,并说了一句令我惊讶的话:您的精神高度,确实令我仰视!
  还有一次,我来参加校园阅读文化节,听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学生们暑假把图书借回家,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既带动了家庭阅读,也促进了乡村阅读,从而让永丰、河东等村把“力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列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
  今天,当我在退休之后以文化志愿者的身份走进这个书香校园,不仅看到了教学楼的廊道变成图书长廊的务实之举、喜人景象,还看到了一本内容丰富的自编图书。此书名为《文华集》,是该校老师的“下水文”汇编,是“书香校园系列丛书”的最新读本。当我在书中看到十几位老师写的读后感、书评和新书推荐文章,便十分欣喜地意识到:这里的老师,就是荐书人、评书人、阅读推广人!正因为有着“校长领读,班主任导读,老师陪读,师生同读”的良好氛围,这个书香校园才会书香弥漫,才会硕果盈枝,才会让其学子不论千里万里依然浸润着她的书香。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