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讯
文章字数:
国内首个知识产权综合智能服务平台上线运营
本报综合讯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日消息,新华网“学术中国——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官方抖音账号正式命名为“新华网·学术强国”,目前已上线运营。该账号致力于通过新媒体平台,为学者及广大用户提供权威、优质的专业内容,聚焦学术与知识产权领域高质量发展,传播学术思想、讲述创新故事,搭建学术界与公众之间的桥梁。
“新华网·学术强国”抖音账号将结合抖音的传播优势,持续扎根新媒体平台建设,主要发布学术行业新闻、专家访谈、学术政策解读及“学术中国·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功能等内容,将严肃的学术话题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科普短视频,帮助用户解决在科研和职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新华网“学术中国——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作为国内首个知识产权综合智能服务平台,打造了新华检测系统、新华AI学术科研助手、学术中国原创助手等工具,是学术、科研创作者高效、智能、安全的“智慧助理”,帮助用户解决多种学术问题,加速学术和科研进程,为原创作者提供包括文献查重、文献检测、文献校对、文献研究、AI学术分析、原创授权、原创运营等全方位服务,全面支撑和推动原创内容的创作和发展。凡关注“新华网·学术强国”抖音账号的粉丝,可获得2次在新华网“学术中国——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免费文献查重的权益,助力作者及期刊、出版社等平台机构,避免学术不端行为、提高学术创新质量、维护学术诚信环境。
教育部:“双一流”建设高校8年培养了全国超过50%的硕士和80%的博士
本报综合讯 据中国教育报消息,11月5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工作情况时指出,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指导和支持各地各高校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8年多来取得显著成效。
据怀进鹏介绍,在组织实施上,一是统筹布局,动态调整“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建设范围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首轮基础上,第二轮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基础学科等国家急需领域加强布局。二是重点突破,打造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高地。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强基计划”、“101计划”,布局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数理化生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三是创新机制,建立健全常态化监测体系,开展多维综合成效评价,构建推进高质量建设管理评价模式。四是协同支持,建立健全中央引导、地方支持、高校自筹、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强化多元投入保障。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增强,2016年以来,建设高校培养了全国超过50%的硕士和80%的博士,学科专业设置不断优化。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主力军作用更加凸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内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彰显。
本报综合讯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日消息,新华网“学术中国——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官方抖音账号正式命名为“新华网·学术强国”,目前已上线运营。该账号致力于通过新媒体平台,为学者及广大用户提供权威、优质的专业内容,聚焦学术与知识产权领域高质量发展,传播学术思想、讲述创新故事,搭建学术界与公众之间的桥梁。
“新华网·学术强国”抖音账号将结合抖音的传播优势,持续扎根新媒体平台建设,主要发布学术行业新闻、专家访谈、学术政策解读及“学术中国·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功能等内容,将严肃的学术话题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科普短视频,帮助用户解决在科研和职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新华网“学术中国——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作为国内首个知识产权综合智能服务平台,打造了新华检测系统、新华AI学术科研助手、学术中国原创助手等工具,是学术、科研创作者高效、智能、安全的“智慧助理”,帮助用户解决多种学术问题,加速学术和科研进程,为原创作者提供包括文献查重、文献检测、文献校对、文献研究、AI学术分析、原创授权、原创运营等全方位服务,全面支撑和推动原创内容的创作和发展。凡关注“新华网·学术强国”抖音账号的粉丝,可获得2次在新华网“学术中国——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免费文献查重的权益,助力作者及期刊、出版社等平台机构,避免学术不端行为、提高学术创新质量、维护学术诚信环境。
教育部:“双一流”建设高校8年培养了全国超过50%的硕士和80%的博士
本报综合讯 据中国教育报消息,11月5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工作情况时指出,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指导和支持各地各高校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8年多来取得显著成效。
据怀进鹏介绍,在组织实施上,一是统筹布局,动态调整“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建设范围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首轮基础上,第二轮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基础学科等国家急需领域加强布局。二是重点突破,打造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高地。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强基计划”、“101计划”,布局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数理化生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三是创新机制,建立健全常态化监测体系,开展多维综合成效评价,构建推进高质量建设管理评价模式。四是协同支持,建立健全中央引导、地方支持、高校自筹、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强化多元投入保障。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增强,2016年以来,建设高校培养了全国超过50%的硕士和80%的博士,学科专业设置不断优化。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主力军作用更加凸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内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