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名师成长的关键要素
□于晓斌
文章字数:
  兴国必先强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第一次专门出台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就指出要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要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一位名师就是一面旗帜,也是影响一所学校、一个区域质量的重要标志。一所学校的名师,不仅能以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构建起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促进学校的发展,而且对于其他教育工作者也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辐射和激励作用,从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勤于读书是名师成长的“奠基石”
  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曾说过:“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张贵勇在《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一书中说道:“其实,名师的成长没有捷径,无非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直提倡并践行的阅读、反思、实践。从这个角度讲,与其一味地模仿名师的讲课方式,执着于背诵名师的授课教案,不如从最根本的成长路径开始,在阅读中丰盈和充实自己,在阅读中系统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读书的过程是一个提升自身思想的过程,也是终身学习的过程。要积淀自己的教育思想,必须系统地读一些经典的书籍,这样才可能使自己的思想或理念逐步清晰起来,并形成自己独立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框架。
  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所要求的。要读书,要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只有多读书,才能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才能在课堂上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给学生以知识的充实和心灵的震撼。因此,读书是提升一个教师品位的必经之路。只有教师肯读书、善读书、读好书,才能在课堂上发出自己的声音,给学生提供源源不断鲜活的信息与激发灵动的思想,课堂才可能充满书卷气、人文气,才能有底气、有尊严地站在课堂上,真善美的种子也会永远扎根学生心灵深处。
  要想成长为名师,不仅要读专业的、经典的教育著作,更要学会超越自己的局限,超越自己的专业,实施跨越领域的阅读。正如著名作家王蒙所说:“我主张读一点费点劲的书,读一点你还有点不太习惯的书,读一点需要你查查资料、请教请教他人、与师长朋友讨论切磋的书。除了有趣的书,还要读一点严肃的书。除了顺流而下的书,还要读攀缘而上、需要掂量掂量的书。除了你熟悉的大白话的书,朗诵体、讲座体的书,还要读一点书院气息的书、古汉语的书、外文的书、大部头的书。”
  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当然,成为优秀教师有很多因素,如自己的天赋、专业知识、成长的环境等等。但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绝对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
   善于反思是名师成长的“催化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的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学会反思是区分普通教师与名师的重要标准之一,更是名师成长的“催化剂”。要成为名师,就必须学会反思。
  反思是一种本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说过:“思则得也”,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只有在不断学习中善于思考,才能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如果不思考、不反思,我们看到的只是“年年岁岁花相似”的积累,根本体会不到“年年岁岁人不同”的飞跃。只有善于反思,才能不断总结自己的成败得失,才有可能不断地产生新思想,才能指引我们的教育教学从“山重水复”的困境走向“柳暗花明”的境地。
  春秋时代的曾子每日三省其身,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坚持每天四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因此,学会思考、善于思考、习惯思考,这是一个教师的必修课,也是教师走向成熟的标志。
  有人说,知识只是奠定教师课堂教学的底气,而思考却给教师带来灵气。“思考着往前走”,是名师成长的写照,也是名师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只有时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在反思中逐步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思想得到锤炼。
  深化合作是名师成长的“加速器”
  “一人强,一时强;一队强,一世强。”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合作伙伴”。只有通过交流,彼此的思维才能够碰撞,才能生成新的思想。朱永新教授曾说:“一个不善于交流的教师,他走不了多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交流的社会。”每一个教师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同伴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有助于打破教师个体思维上的局限性和模式化倾向,有利于教师转变观念,同时教师间的切磋研究、经验分享会给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巨大的支持,使教师有自信心和勇气挑战自我,改进教学实践。
  在目前知识激增、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形势下,教师间合作交流的优势,还在于能使教师间信息与资源实现共享,使教师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学习者,以应对和适应新课程。
  要想成为名师,“合作”至少应该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不仅要学会“交流”,而且更要学会“交锋”。同事之间要多交流,多交流读书体会,多交流教书经验,多交流管理经验,多交流在教育教学中或外出学习考察的所见所闻所思,把获得的新知识、新方法、新观点贡献出来,加以分享。同事之间要学会相互交锋,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在不同观点的争辩中生发集体智慧的火花。名师之间不仅要开展“知识交流”的讨论活动,还要开展“思想交锋”的辩论活动,在“交锋”和“碰撞”中,相互启发、生成智慧。
  另一方面,不仅会“分享”,而且会“共享”。名师不应该只是个荣誉称号,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功能,通过名师名校长与下一层次骨干教师的师徒结对,带动名师名校长所在学校更多教师的共同发展。
  勤于写作是名师成长的“助推器”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说过:“青年教师,写三年教案,未必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认真写三年的教学札记,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写出一个教育专家来。”
  苏霍姆林斯基三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撰写教育随笔,他的教育随笔将生动的教育故事和深刻的教育思考融为一体,语言平易、娓娓道来。没有令人仰视的高深理论,没有深奥的教育术语,被后人称为“活的教育学”和“教育的百科全书”,为世人留下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极为宝贵的教育遗产和精神财富。
  再看看当前活跃在教学或管理一线的名师名家,例如:肖川、李镇西、窦桂梅、李希贵、管建刚、吴非、闫学……这些当代的名师名家,他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可能各不相同,但喜欢撰写教育随笔却是他们共同的默契和爱好。
  有人把读书、积累、写作比作三角形的三条边,三条边越长,三角形的面积就越大。缺少任何一边,其他两边就会重合,面积就等于零。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是更重要的学习。因为只有写才能知不足,只有写才能更好地学,只有写才能学会写。光读不写,那些文字只不过是书本上的、报纸上的、网络上的东西;光实践不总结、光经验不升华,那些经验就像“头重脚轻根底浅”的草一样。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消化,从自己笔下创作出新的东西,才是属于自己的。
  当代文化名人吴冠中、刘诗昆等,主业都不是写作,但对写作都情有独钟。吴冠中甚至说,他的散文比绘画更有传世价值,写作的意义和魅力可见一斑。
  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是教师之间的分水岭。这也照应了李镇西曾经说过的:“其实,我和大家是一样的——对学生的爱一样,对教育的执着一样,所遇到的困惑一样,包括许多教育方法或者技巧都是一样的!如果硬要说我和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我对体现教育的爱、执着、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进行了一些思考,并把它们一点一滴地记载了下来,还写成了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写作为我的教育事业插上了翅膀。”特级教师窦桂梅说:“写作不仅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的强劲动力。”她还说:“写,让自己活得明白,更让自己活出精彩。花的开放,赢得的是尊重,积累的更是尊严。写,也许会改变你的课堂磁场,甚至改变你的生命属性。”
  做出特色是名师的一张靓丽“名片”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有句名言:“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事实上,乔布斯的确做到了,他用一款款与众不同又颇具特色的新产品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作为名师,至少也应该有这样一种信念,那就是用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人格魅力去影响、塑造优秀的学生。
  诚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一个没有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出来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窦桂梅老师曾说:“教学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
  每个人都不是完人,不可能样样精通,但必须有一样要拿得出手,拿得出手的那一样,就是属于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首先,要认清自己,确定自己的成长目标。如果课讲得好,就在讲课上下功夫;如果文章写得好,就在写作方面努力;如果擅长教学研究,就争取在教学研究上出点成绩,一定要努力把自己的特色做到极致。
  其次,要勇于挑战自己。课堂教学不能“千人一面”,即使同一人上课,也不能“百课一面”,要想成为名师,就要努力追求常教常新,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唯是求新,这才是教学的真谛,也是名师应当追求的境界。
  再次,要善于否定自己。只有不断地否定自己,一次次地否定自己,在否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螺旋式上升,才能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和自己的特色真正做出来。
  最后,还要把自己的特色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只有把自己拿得出手的那一样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培养出有特色的学生,你拿得出手的那一样才有意义。换句话说,就是把自己拿得出手的那一样发挥作用,成就学生、成就教育,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体现自身的价值,实现双赢。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