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做题技巧
□邱建农
文章字数:
  信息类文本阅读即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般由三四则非连续性、相对独立的材料片段构成。几则材料各有侧重角度,会从不同角度指向一个共同的话题,他们之间有一个内在的逻辑主题。几则材料之间虽然内容相对独立、侧重角度不同、体裁不同、表达方式不同,但会形成互补关系。根据材料的内容,信息类文本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论述类材料的组合文本,一类是包括消息、通讯、时评、报告、综述、译文、图表等实用类材料的组合文本。

  信息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把握文章思路、梳理文章行文脉络的能力;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以及根据材料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形式以客观题为主,辅以主观题。
  我们需要通过立足四个步骤和明确选项设陷阱的方式来应对信息类文本阅读。
  立足四个步骤
  初读文章,把握主旨。考生处理试题之前一定要通读全文,初步了解主要信息。读完一个段落后要有意识地归纳段意,还应重点留意每段的首句,因为这些句子大多揭示了本段的主要内容,常常与全文主旨关系密切。这样可以为一些选项的比照提供快捷、方便的线索。
  细读勾画,标记关键词句。有些考生考完试的试卷空白一片,既不勾画词语、句子,也没有标记,批注重点不清。这样会导致考试答题时反复翻看、查找段落,耽误考生的时间与精力。要边阅读边勾画,对那些揭示文章主旨、暗含作者见解的语句进行圈点勾画。要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在下面进行标记,这样可以减少答题时将选项与原文信息比照的工作量。
  关键句是每段的主旨句,常见的关键词有:表示时间或阶段性十分强烈的词语,例如“过去”“现在”“已经”“正在”“将会”等;表示推论内容的前提和条件、目的和手段、原因和结论的词语,例如“也许”“有望”“因此……所以”“为了”等。
  把握题干,仔细对比。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时,题干是标准,文本是依据。在明确了题干要求,筛选出对错比较明朗的选项后,对于其他选项一定要找准其所对应的文本信息,认真比照。
  第一步对比句中词语。重点是范围词、程度词、指代词、时间时态词、否定词、重要的动词、形容词以及表示揣测的词语等。
  第二步对比句间关系。在对比词语不能判断的情况下可以看一看前后句子,即对比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既包括单个分句中各种句子成分间的关系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也包括复句中各个分句间的关系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
  第三步对比依据和结论。句子之间无法判断时,依据结论判断。原文中无表述,看选项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原文中有表述,看选项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
  选出答案,复核锁定。学生在选出答案后,要再进行复核,要进一步确认排除干扰项的依据所在,以确保所选答案正确无误。要一找(找选项的区域)、二比(用选项同原文比不同点)、三排(排除错误选项)。
  选项设陷阱的方式
  曲解文意。命题者命制选项时,会故意更换个别关键词语、说法,造成一字、一词之差或说法相异,歪曲作者观点。
  无中生有。命题者会设置一些干扰项,这些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是命题者凭空捏造的。
  调换对象。命题者在选项中解释概念或解释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或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调换、改变、混淆。
  混淆时态。命题者命制选项时故意把“未然”(还未实现)说成“已然”(既成事实)或者把“或然”(可能发生的情况)说成“必然”(必定发生的情况),也可能反之将“已然”说成“未然”,把“必然”说成“或然”。
  所以阅读文本时,当选项中有“目前”“打算”“预计”“已经”“将来”“有望”等表示时态的副词时要高度关注。如果文本或选项中出现了“可能”“也许”“或许”“大概”“一定”“未必”“必定”“必然”等表示推测判断词语时,要提防时态的错误。
  指鹿为马。命题者命制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有意将此人表述成彼人,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或将某一时间地点,说成另一时间、地点。有时也会将材料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把没有因果关系说成有因果关系;将原因说成结果,结果说成原因;本来是甲条件造成甲结果,乙条件造成乙结果,却错误地说成甲条件造成乙结果,或乙条件造成甲结果。
  以偏概全。命题者命制选项时,会故意增删表示程度的词语或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来干扰考生,主要表现为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个别代替一般,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