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敖柳华
文章字数:
  新课标加强了学段衔接,关注到了幼小衔接的问题。提出了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规则意识,以便他们顺利地从幼儿园过渡到一年级。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中提到:“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国家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坚决纠正超标教学、盲目追赶进度的错误做法……”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坚持以《指导意见》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
   注重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小学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观,自觉增强做好语文教学幼小衔接的责任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可以在教学工作之余,对就近的幼儿园进行走访,并参与到幼儿园的日常保教活动中,也可以邀请大班教师到一年级语文教学课堂进行交流互动。
  大多数的幼儿园教师会提前给学生教授一些一年级的知识,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但幼儿园教师的拼音教学、写字教学有时不够规范,会让学生 养成 一些不 良的 学习 习惯。在学生消除了入学的新鲜感后,反而会增加一年级语文教学错误纠偏的难度。
  重视习惯养成,上好幼小衔接“第一课”
  从幼儿园大班毕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人生的第一次大挑战”,如何让孩子们消除入学的恐惧心理,尽早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并进入学习角色呢?
  教师可以提前与孩子及家长进行沟通,并在充分了解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习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后,结合平时的所学、所思、所悟,精心备好“开学第一课”。引导孩子们做好心理准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树立规则意识、提升学习专注力、提升自理能力、提太与新同学友好交往和谐相处能力。
  以规范拼读为前提,注重拼音识字相结合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小学部编语文教材都编排了几十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写作学习的范例,也是引导学生了 解中 华民 族优秀 传统 文化、拓展视野、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锻炼思维能力的载体。
  现行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不再是一开篇就学习汉语拼音,而是在学完一个单元的识字之后,再学习汉语拼音。小学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中之重,而识字与汉语拼 音存 在着 互相促 进的 关系。一方面,汉语拼音是提高 学生 识字 能力的 重要 工具,是提升识字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识字可以更有效地巩固对汉语拼音的认识。把好了拼音、识字关,就是畅通了语言学习的“输入关”,为学生的后续阅读与写作学习、畅通“语言输出关”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构建汉语拼音与识字相互促进的情境。例如 情景法,在学习“ā、á、ǎ、à”时,可以营造这样的语境:医生检查你的口腔时,会让你说“啊(ā)”;当你没听清楚别人的问话时,你会说“啊(á)”;当你感到惊叹的时候,你会说“啊(à)”……
  例如游戏法,就是用有趣的汉字游戏去学习或巩固汉语拼音 。学 生最 喜欢做 游戏,有了游戏的融入,课堂就“活”了。
  课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有注音的绘本、学生读物、动漫图片等素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词汇量,同时借助大量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注重学科融合,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扩大幼小衔接的新增量
  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与认知规律及落实“五项管理”“双减”政策的前提下,教师要注重 学科 融合 与活动 整合,扎实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扩大育人工作新增量。
  在常态化多学科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怀揣“离孩子近点,再近点”的理念,落实教学活动化、游戏化与生活化基本要求,秉承“大视野”思维,在语文教学识字游戏教学中,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融入思政教育、劳动教育、体育与艺术教育、养成教育元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多元教育。
  定期开展“游园闯关”等趣味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在游戏活动中检视孩子在语文学科学习方面的情况。还可以编排一些有劳动场景的拼音识字图片,讲授古今中外名人劳动教育小故事,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即教育,劳动促成长”的道理,进一步增强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提升劳动技能、增长生活见识、磨砺坚强意志、提升综合素质。
   密切家校联系,拓展幼小衔接教育新成果
  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殷切期盼。
  教师可以在教学工作之余 ,进 行 家 访 、一 对 一 帮扶,在了解孩子们各方面的情况下,在“双减”背景下,加强 幼小衔 接工 作的 主题家长会,结合宣讲科学家校知识,宣传学校加 强“五项管理”“双减”政策、做好幼小衔接的各项举措,听取家长意见,做好家长 培训,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消除家长焦虑心理,凝聚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更大合力。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