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信封上的书法
□邓跃东
文章字数:
  春寒料峭,收到了《解放军报》社寄来的刊稿样报,牛皮纸信封,红色的毛体报名,看着让人倍感温暖。我想不到,在离开军队十余年后,还能一次次收到老军营的来信。这怎不是一种慰藉!
  一份旧物,一种感情;熟悉笔迹,故人春风。《解放军报》的信封,我留下很多,辗转多地,带在身边。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信封,而是半生信念、情感和命运的物证。
  我当然记得,第一次收到这个信封是1993年冬天,上面地址是这样写的:陕西乾县注泔乡龙王村84543部队71分队 邓跃东收。寄信人叫刘业勇,我并不认识他,他还写了一张鼓励继续写稿的信笺。
  本来,这个收信地址让我很久都抬不起头来,这哪是威武的驻军之地,分明是一个山沟村子,命运也注定了。但是,这个信封却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在《解放军报》长征副刊发表了一篇文章,信封里面是一张刊稿样报。指导员打电话向西安的部队机关进行了汇报,宣传部门不太相信,认为《解放军报》刊稿很不容易,我还是第一年的新兵,是不是同名的人啊。指导员说,不可能的,北京寄来了报纸,是《解放军报》的信封。机关那边说,那把信封寄过来看看。连队安排一个正好去机关办事的志愿兵把信封带去了。一个月后,连队接到了机关的调令,叫我迅速去宣传部门报到,之前没有任何消息,太出人意料。
  到机关后,我专事新闻写作,继续向《解放军报》各个版面投稿,每年能发表几篇,但新闻编辑一般不寄样报。我怀念着这个信封,不时拿出来看看,下端的报名字体很有气势,刘编辑的字也写得流畅,硬笔柔情,好像他就在面前一样,温和如风。我至今没有见过他,但我的感觉没有错,正是他的和善使得我们的交情通过信封一直延续了下来。
  后来我提了干,有了更多的时间,又想起副刊来。我给刘编辑打去电话,他很客气,我讲到第一次寄来样报、调到机关改变命运的事。他说不记得了,每周都要寄出不少的样报,还说如有合适的稿子就寄去。
  有一次,部队安排写一篇较长的、一个连队在秦岭深山巡护的报告文学,军区报纸不好刊发,领导不停催促,无奈之下,我把稿子寄给了刘编辑。我给他专门打去电话,请他指导,我来北京改稿,其实是想跟他套近乎、密切一下关系。刘编辑直截了当地说,你不用来,我会认真看稿。半个月后,稿子刊发了出来,差不多半个版面。尽管我在西安当天就看到了报纸,刘编辑还是寄来了样报,用的是大信封。这个稿子还在全军报告文学征文中获得优秀奖,我再次提出来北京一趟,刘编辑坚决不让,托人把获奖证书迅速带到西安。我仍不死心,让他给我个地址,想寄些茶叶土特产过去。刘编辑说,别这样学,你还是寄些稿子吧。
  后来回想,确实是冒失了,一些话一经说出就是损伤。此后很久没有跟刘编辑联系,心思也不在副刊上了。
  几年后,我转业到邵阳老家,开始学写散文,军旅生活体验深刻,这类题材写得较多。我试着跟刘编辑联系,请他指导看看。没想到他还记着我,问我这些年哪去了,不见来稿不见声音,我很不好意思。他把邮箱告诉了我,说有稿就发去。
  刘编辑说我的稿子题材新颖,视角特别,还介绍《解放军文艺》杂志的一个编辑给我。此后每年我在长征副刊发稿一两次,每次他都要亲自书写信封,寄上样报。我把信封都一一留存,信息时代很少有编辑这样邮寄,这份温暖不能散去了。
  有次我在微信上向刘编辑致谢,特别提到他坚持寄样报的做法,很暖心。他告诉我,一直坚持给每个作者寄样报,30多年里,寄出一万多个信封,报社没人知道。你以为他是随便说说吗,不是的,我用30年时光见证了他的话。
  2016年9月,刘编辑获得长江韬奋新闻奖,在北京召开隆重的表彰会议。我看到新华社的新闻,介绍他时,配发了一张他坐在办公桌前的照片,桌上两边摆了两摞刚刚写好、寄给基层作者的信封!我明白了他为什么能获得中国新闻的最高奖。
  几年后的一天,刘编辑发了一个朋友圈,贴了几张CT图,他配文说,因身体原因不能经常坐班了,脊椎损伤,打了四根钢钉。我看了便在下面留言说,军事编辑,长期卧趴,四根钢钉就如射入四颗子弹,这也是颁发给你的四枚军功章。
  刘编辑后来退下了,他给我介绍了继任的年轻编辑,发了稿也会寄样报来。新编辑的微信名叫“处处绿杨”,出自《增广贤文》中的“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通长安”,而当年我就因一个信封去了长安。这是什么路啊!
  我经常浏览刘编辑的微信圈,他坚持练习书法,我认真欣赏过,他的字笔酣墨饱,却如游云惊龙,挟带春风。有一次,我要他给我写一幅字,他答应了。转念一想,还是没让他写,我说,你写给我的那些信封是最好的书法,我终身收藏。他发了一个微笑的符号。我们互相会心,无需多言。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