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处之道·修身之法·成长之径
文章字数:
□王淦生
不知道各地的高考作文题命题者每年命题之前是否会进行沟通,我总觉得每年的高考作文题都会呈现出一定的“年度特色”——或内容上的趋同,或形式上的相似。这也使得我们在总结历年高考作文题特色时,总能找到一个年度作文题的一些共性,就像“家国情怀”主题的突起、“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风靡、“三元关系型材料作文题”的盛行……这也常常使得总爱依着往年的作文命题模式和思路备考的师生们有一种“慢一拍”的感觉。不过这样的“不赶趟”倒很能体现命题的诀窍——让猜题押题者找不到大显身手的机会。
浏览2024年的 7 份高考作文题,“年度特色”更加明显——与时代贴得更紧,与个人发展贴得更紧,与思维品质贴得更紧;同时,避免了“时政化表达”倾向,避免了“阅读思考式”审题,避免了表达形式的纠缠;命题材料更精短,语义表达更明晰,更利于每一位考生“我手写我心”。
虽说作文题揭晓之时,许多教辅媒体、高三老师纷纷扬言考前压中考题,但这也从侧面揭示了今年的作文题更接近“民间预期”,更具亲和力。
与往年多谈“治国平天下”的“高境界”相比,今年将“与人相处”这一“修身的功夫”作为高考作文话题,说明了命题者更重视立身的根基。
全国甲卷的作文题是: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这道作文题抓住了与人相处中的两个关键词:“不愿表达”与“坦诚交流”——即“封闭”与“沟通”。在全球化时代,合作乃是发展和提高的必由之路,“自我封闭”其实就是“自我放逐”,“沟通交流”才能增进了解、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小到个人,大至国家和民族,皆是如此。在交往中,“封闭”往往比“冲突”更可怕,古人所谓的“不打不相识”就揭示了这一道理:在“冲突”,尤其是思想的碰撞中,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方,进而求同存异,达成相互间的谅解和合作。人类社会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表现在交流渠道的畅达和交流手段的多样上,这其实就是一个隐喻:学会沟通交流,才是真正的当代人!
所以,相处之道首先在于“打开自己”,走出封闭。“打开”应当成为我们人生的常规模式。今年北京卷“二选一”作文题中的记叙文对“打开”作了精细化表达:
“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
“请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打开”是开放的形象表达,打开方可输出,打开才能接纳。打开视野,我们就不会夜郎自大;打开心扉,我们就不会封闭孤立;打开思路,我们就不会凝滞僵化……封闭,使我们困守一隅;打开,才会有上升空间。回望历史,自我封闭者难以走远,打开心胸者前程如画。打开自己,方能激发潜能成就自我;打开自己,才可以亮相天地间绽放新气象。
“修身”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正确、充分的自我认知。而具有正确的自我认知需要满足两点:虚心倾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定义,又能充分自察自省。合二为一方能发现自我,给自己以准确定义。今年的天津卷就出了一道关于“被定义”与“自定义”的作文题:
“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写这篇作文,关键是“思需 要 辩 证 对辨”。我们既要用“他山之石”来攻“自身之玉”,借助外界正确的评议完美塑身,让自己与社会形成默契;又要不忘初衷,不要被外界嘈杂的舆论裹挟,使脑袋成为他人的跑马场,使自己成为一块任舆论揉捏的“橡皮泥”。就像中国的发展,绝非仅仅依循外人的定义,而是善于借鉴又坚持自我,这样的成长才能让我们所向无敌。
今年上海卷似乎跟天津卷遥相呼应,只是换了个角度,出了这样一道作文题:
“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
与天津卷相比,上海卷将“定义”换成了“认可度”(由中性换成了褒义),将“人”换成了“事物”(拓展了议论的范围),但思维角度和应对态度却是完全一致的。这就
待“ 认 可度”——既要接纳他人意见,又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同时,我们在“认可”事物或人物时,也应当从其本质及其价值出发,切忌浮光掠影、不明就里、人云亦云。
人生成长,修身之外最关键的就是探求知识和培养技能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便是向未知领域不断进击变未知为已知的历史。“嫦娥四号”探索月背、“天问一号”与宇宙相拥,便是人类探索未知之境的漫漫征程中的坚实一步。今年新课标Ⅱ卷作文题便与此相关: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人类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向未知之境不断进军。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不进”的后 果不 仅是“退”,更有可能受人摆布,甚至出现生存危机。如今我们遇上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我们有责任不负先人、不负时代,勇敢探索开拓我们的生存空间。
不能将探索未知之境轻率地归结为只是科学家或决策者们的职责,其实每个人都有未知的境地需要突破和抵达——比如我们陌生的领域、我们人生的短板、我们心目中难以企及的高度……只有与这些未知领域亲密接触我们才能活出自我、活出新意、活出精彩。
笛卡尔有言:“越学习,越发现自己无知。”在探索未知世界的征程中,我们越深入未知之境,便越会发现未知领域的广阔无垠。当崭新的科技手段被人类掌握和运用,它们会不会让人们心目中的疑问越来越少?今年新课标Ⅰ卷便将这一问题通过作文抛向了考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在如今这“遇事不决问搜索”的背景下,询问这样一个问题是意味深长的。不过设计这一问题的意义绝不在于追问人工智能背景下人们存在问题的多与少,因为人们一边在解决问题,一边又会“向问题更深处漫溯”,从而发现和提出更多的问题。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也不会将所有问题一网打尽。在这双“加长的手”的助力下,人类不会减少疑难问题的数量,而会提高问题的质量。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的思考,只会让人思维品质提升。
当未知成为已知,并经过辨伪去妄、淬炼提纯,便会成为一种真知——“经典”。经典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会生机盎然,指引着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前进之路。今年北京卷的“二选一”作文题中,就出了一道与“经典”相关的作文题:
“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历史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
“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真正的经典是没有保质期的,岁月的氤氲只会使其越发醇厚、意味隽永。就像我们的先辈们留下的那些经典,历经千年、香远益清。存蓄其中的治国理念、人生哲理、生活经验几千年来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根基和精神营养。珍惜传统文化,与这些精神瑰宝相拥,我们就不会失根,不会迷途,不会成为精神的贫血者。
对待未知,勇于追寻,上下求索;对待传统,科学传承,不断创新;对待舆情,不忘初心,择善而从;对待世人,打开心扉,和而不同……如此,我们定能在发展的道路上遇见最好的自己,定能担当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定能为人类的美好未来尽一份应尽的责任。
细想想,这又何尝不是我们高校招生、人才选拔、英才造就的题中应有之义?
不知道各地的高考作文题命题者每年命题之前是否会进行沟通,我总觉得每年的高考作文题都会呈现出一定的“年度特色”——或内容上的趋同,或形式上的相似。这也使得我们在总结历年高考作文题特色时,总能找到一个年度作文题的一些共性,就像“家国情怀”主题的突起、“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风靡、“三元关系型材料作文题”的盛行……这也常常使得总爱依着往年的作文命题模式和思路备考的师生们有一种“慢一拍”的感觉。不过这样的“不赶趟”倒很能体现命题的诀窍——让猜题押题者找不到大显身手的机会。
浏览2024年的 7 份高考作文题,“年度特色”更加明显——与时代贴得更紧,与个人发展贴得更紧,与思维品质贴得更紧;同时,避免了“时政化表达”倾向,避免了“阅读思考式”审题,避免了表达形式的纠缠;命题材料更精短,语义表达更明晰,更利于每一位考生“我手写我心”。
虽说作文题揭晓之时,许多教辅媒体、高三老师纷纷扬言考前压中考题,但这也从侧面揭示了今年的作文题更接近“民间预期”,更具亲和力。
与往年多谈“治国平天下”的“高境界”相比,今年将“与人相处”这一“修身的功夫”作为高考作文话题,说明了命题者更重视立身的根基。
全国甲卷的作文题是: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这道作文题抓住了与人相处中的两个关键词:“不愿表达”与“坦诚交流”——即“封闭”与“沟通”。在全球化时代,合作乃是发展和提高的必由之路,“自我封闭”其实就是“自我放逐”,“沟通交流”才能增进了解、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小到个人,大至国家和民族,皆是如此。在交往中,“封闭”往往比“冲突”更可怕,古人所谓的“不打不相识”就揭示了这一道理:在“冲突”,尤其是思想的碰撞中,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方,进而求同存异,达成相互间的谅解和合作。人类社会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表现在交流渠道的畅达和交流手段的多样上,这其实就是一个隐喻:学会沟通交流,才是真正的当代人!
所以,相处之道首先在于“打开自己”,走出封闭。“打开”应当成为我们人生的常规模式。今年北京卷“二选一”作文题中的记叙文对“打开”作了精细化表达:
“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
“请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打开”是开放的形象表达,打开方可输出,打开才能接纳。打开视野,我们就不会夜郎自大;打开心扉,我们就不会封闭孤立;打开思路,我们就不会凝滞僵化……封闭,使我们困守一隅;打开,才会有上升空间。回望历史,自我封闭者难以走远,打开心胸者前程如画。打开自己,方能激发潜能成就自我;打开自己,才可以亮相天地间绽放新气象。
“修身”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正确、充分的自我认知。而具有正确的自我认知需要满足两点:虚心倾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定义,又能充分自察自省。合二为一方能发现自我,给自己以准确定义。今年的天津卷就出了一道关于“被定义”与“自定义”的作文题:
“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写这篇作文,关键是“思需 要 辩 证 对辨”。我们既要用“他山之石”来攻“自身之玉”,借助外界正确的评议完美塑身,让自己与社会形成默契;又要不忘初衷,不要被外界嘈杂的舆论裹挟,使脑袋成为他人的跑马场,使自己成为一块任舆论揉捏的“橡皮泥”。就像中国的发展,绝非仅仅依循外人的定义,而是善于借鉴又坚持自我,这样的成长才能让我们所向无敌。
今年上海卷似乎跟天津卷遥相呼应,只是换了个角度,出了这样一道作文题:
“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
与天津卷相比,上海卷将“定义”换成了“认可度”(由中性换成了褒义),将“人”换成了“事物”(拓展了议论的范围),但思维角度和应对态度却是完全一致的。这就
待“ 认 可度”——既要接纳他人意见,又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同时,我们在“认可”事物或人物时,也应当从其本质及其价值出发,切忌浮光掠影、不明就里、人云亦云。
人生成长,修身之外最关键的就是探求知识和培养技能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便是向未知领域不断进击变未知为已知的历史。“嫦娥四号”探索月背、“天问一号”与宇宙相拥,便是人类探索未知之境的漫漫征程中的坚实一步。今年新课标Ⅱ卷作文题便与此相关: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人类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向未知之境不断进军。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不进”的后 果不 仅是“退”,更有可能受人摆布,甚至出现生存危机。如今我们遇上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我们有责任不负先人、不负时代,勇敢探索开拓我们的生存空间。
不能将探索未知之境轻率地归结为只是科学家或决策者们的职责,其实每个人都有未知的境地需要突破和抵达——比如我们陌生的领域、我们人生的短板、我们心目中难以企及的高度……只有与这些未知领域亲密接触我们才能活出自我、活出新意、活出精彩。
笛卡尔有言:“越学习,越发现自己无知。”在探索未知世界的征程中,我们越深入未知之境,便越会发现未知领域的广阔无垠。当崭新的科技手段被人类掌握和运用,它们会不会让人们心目中的疑问越来越少?今年新课标Ⅰ卷便将这一问题通过作文抛向了考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在如今这“遇事不决问搜索”的背景下,询问这样一个问题是意味深长的。不过设计这一问题的意义绝不在于追问人工智能背景下人们存在问题的多与少,因为人们一边在解决问题,一边又会“向问题更深处漫溯”,从而发现和提出更多的问题。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也不会将所有问题一网打尽。在这双“加长的手”的助力下,人类不会减少疑难问题的数量,而会提高问题的质量。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的思考,只会让人思维品质提升。
当未知成为已知,并经过辨伪去妄、淬炼提纯,便会成为一种真知——“经典”。经典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会生机盎然,指引着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前进之路。今年北京卷的“二选一”作文题中,就出了一道与“经典”相关的作文题:
“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历史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
“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真正的经典是没有保质期的,岁月的氤氲只会使其越发醇厚、意味隽永。就像我们的先辈们留下的那些经典,历经千年、香远益清。存蓄其中的治国理念、人生哲理、生活经验几千年来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根基和精神营养。珍惜传统文化,与这些精神瑰宝相拥,我们就不会失根,不会迷途,不会成为精神的贫血者。
对待未知,勇于追寻,上下求索;对待传统,科学传承,不断创新;对待舆情,不忘初心,择善而从;对待世人,打开心扉,和而不同……如此,我们定能在发展的道路上遇见最好的自己,定能担当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定能为人类的美好未来尽一份应尽的责任。
细想想,这又何尝不是我们高校招生、人才选拔、英才造就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