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广征博引,纵横捭阖
——例谈高考作文论述类文体的“材料丰富,论据充实”
文章字数:
  □王淦生
  “丰富”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重要一项,具体要求包括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其中,“材料丰富、论据充实”主要是对论述类文体的考核要求;“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则是针对叙述抒情类作文的测评指标。由于论述类文体更能体现一个考生的思想观念、思维品质等综合素质,所以近几年论述类文体逐渐成为高考作文文体的主流。因此,我想结合近年来广受好评的高考佳作,和考生朋友一起探讨论述类文体“材料丰富,论据充实”的实现途径,让我们的作文能给人以广征博引、纵横捭阖之感。
  为了考场上不为“无米之炊”犯难,相信每位考生考前都会通过各种途径积累大量素材。“敛材”时,“装到篮里都是菜”;操作时,却不能不分荤素一锅烩。否则就不是“丰富”而是“庞杂”了。“丰富”的本质不是“量多”,而是“多样”;“多样”的实质是多角度、多类型、多侧面。就像万紫千红、形色各异的花儿更能烘托出盎然的春意一样,多样化的材料、论据和论点才会更具说服力。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利用我们积累的素材,使其和谐有序、各得其所、各显其能地呈现在我们的作文中,“丰富”我们的文章内容呢?建议大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同中求异
  开发利用相同主旨不同类型的素材,让论据多而不腻。古语云:“孤证不立”,说的是孤立的例子往往难以佐证观点。在我们的作文中,如果论据单薄,不仅有悖于“丰富”这一发展等级要求,也会让自己的论点缺乏说服力。所以,我们应当力求使自己文章的论据充足。但是,这种“充足”并不是同类材料的简单叠加,而需要我们在运用材料时精心选择,尽量做到在主旨统一的基础上,材料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异彩纷呈,既显材料丰富又无堆砌之感。我们先来看一则考场作文片段:
  “《人民日报》曾在给青年的八封信中写道:‘你的梦想有多雄奇,中国就有多美丽。’放眼当下,无数青年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其写下回信:留守少女钟芳蓉,选择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时代抬头看月亮,高分选修北京大学考古系;耶鲁村官秦玥飞,选择投身乡村、拥抱泥泞,让黑土、麦田成为自己奋力攀登的人生殿堂;天才少年曹原,选择将探索的一腔热情注入年轻的生命,在枯燥的实验室里书写下‘不是后浪,是巨浪’的人生传奇……‘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青年人的梦想集结在一起,便是伟大的中国梦;青年人的心声汇聚在一处,便是时代的最强音!我辈青年,愿怀昭昭之志,以择心之所向,同拥皎洁明月,共建大美中国!”
  这是2022年新高考Ⅱ卷优秀考场作文《志做垂天之羽,创为飞云之楫》中的片段。文章以“怀昭昭之志,择心之所向”为分论点,其所辖论据从内容到形式各不相同,又非常典型,异彩纷呈。这些材料中,有古人的名言,有今人的“金句”,有高分少女选考古,有留洋青年当村官……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材料放在一起,宛如交响乐中一个个抑扬顿挫的音符谱成了一个主旋律——要胸怀远大的理想,选择光明的志向。主旨鲜明,材料丰赡!
  再看2022年全国甲卷考场佳作《移用借鉴落俗套,唯有创新领风骚》中的一段:
  “自主创新奏强音,独领风骚谱华章。从来模仿易,唯有创新难。创新就必须敢于坚持自我,勇于挑战权威,善于‘根据情境’走独创之路。袁隆平年轻时就敢于挑战权威,不惧冷嘲热讽,另辟蹊径,培育出优良杂交水稻;港珠澳大桥在建造中抛弃西方公式,提出中国方案,最终天堑变通途;华为突破封锁,大胆创新,解决芯片之痛,闯出全新5G之路……可见,创新带来的不仅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是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繁荣昌盛。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成长史亦是一部创新史,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凸显出中国智慧,沁满了创新芬芳。”
  “创新”主题统领下的三则材料,一为挑战权威,一为拒绝模仿,一为突破封锁。不同角度,人事结合,展现出新时期中国人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说服力、感染力兼具。
   正反结合
  从不同材料中寻找到共同的切合点,让材料相得益彰。俗话说:“相反相成”,有时候貌似矛盾对立的材料却可以证明同一个观点,即如“不学无术”与“勤能补拙”看似对立,却从不同侧面证明了勤学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议论文中的对比论证便是将看似矛盾对立的人或事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道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习惯了正面论证的同学,不妨停下笔来好好想想与你笔下材料大异其趣的“反面材料”,就像苦对味蕾的刺激远大于甜一样,经典的反面材料在论证观点时作用力丝毫不逊色于正面材料。正反对比论证,可使我们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有力,会进一步丰富作文的材料构成,增加内容的宽度和厚度。下面,我们就来看一则考场作文片段:
  “创新不能只是口头上‘一头热’,更需落实到实践上。‘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其人其事都是空谈误国的历史镜鉴;李时珍‘搜罗百氏,采访四方’,托尔斯泰为了写作亲临战场,可见知行合一,方得始终。经历过实践的打磨,创造才能熠熠生辉。创造无止境,实践出真知,正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创造的种子才能不断被矫正和催生,最终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结出足以照亮未来的硕果。”
  这是2022年新高考Ⅱ卷另一篇佳作《择创造之钥,启未来之门》中的一段。文章以“创新不能只是口头上‘一头热’,更需落实到实践上”为分论点,以战国赵括“纸上谈兵”和两晋学士“虚谈废务”为反面论据,以李时珍搜罗采访和托尔斯泰亲临战场为正面论据,正反对比,证明了实干能兴邦、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正反对照,材料丰富,说服力强。
  “《史记·孔子世家》中,孔子跟随师襄子学琴,先‘习其曲’,再‘习其数’,后‘习其志’。身为老师的师襄子认为孔子已学得极为优秀,孔子却仍不满足,非要‘得其为人’。直至从音乐声中识读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并悟出音乐蕴涵情感方觉圆满。孔子的这种行为,便属于先夯实‘本手’,再收获‘妙手’。倘若孔子刚刚会弹便换了新曲,虽在量上可以多学若干,最终却只能是琴界俗手。”
  “而《列子·汤问》中记述的薛谭,‘未穷师之技’却‘自谓尽之’,决意辞行。这样的学生,‘本手’都未练成,又何来‘妙手’?其漫漫人生路,恐怕只能与‘俗手’‘失手’相伴了。”
  这是2022年新高考Ⅰ卷考场佳作《妙手从来非“偶得”》中的片段。考生由“孔子学琴”这则正面材料联想到“薛谭学讴”这一反面材料,用来巧作对比:二者皆为古人,又都是学艺,表现却大相径庭,最终造就了迥异的人生,充分证明练好“本手”之重要。两则材料相对比,远超过单个材料的“战斗力”;丰富的材料,亦显出考生的深厚积淀。
  适度拓展
  选用更具内涵的材料助力主题升华,让文章材多义丰。就事论事,虽不致使主旨跑偏,但却会让文章主题褊狭、思路逼仄。所以,对文章主题的宽度和深度作适度拓展很有必要,同时也可以借机补充更具内涵的材料,因为拓宽和深挖文章主题,自然要与之匹配的材料来支撑。这就要求作者构思时具有发散性思维,能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选取精准的素材来支持拓展。请注意主题拓展的关键是“适度”,尤其是“拓宽”更需“宽而有边”,不致落入“跑偏”的陷阱。我们来看一则作文片段:
  “直接移用,是‘拿来主义’,既简洁又高效,在日常运用中颇为常见。朱自清先生从典籍文字‘董安于性缓,故佩弦以自急’中拿来‘佩弦’二字,为自己取字;柳如是从辛弃疾诗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拿来‘如是’二字,为自己改名。这么做其实都是直接移用,然而,‘佩弦’与‘如是’都妙不可言,其美无比。”
  “借鉴化用,是‘改编主义’,既能保持原来的韵味,亦具备独家风采,在艺术审美上屡见不鲜。君不见,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借鉴了‘助产术’之说,提出了‘理性之乐’的理念;君不见,李可染师从齐白石,借鉴了齐氏水墨的技法,开创了面貌独特、厚重雄健的‘李家山水’。由此可知,借鉴化用,亦可以独具风采,其美无比。”
  这是2022年全国甲卷优秀考场作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中的两段。面对这道“三元关系型”作文,绝大多数的考生都是采取“扬一抑二”的态度,力推“独创”,贬抑“移用”和“化用”;本文却是“各美其美”,摆出充足的论据,证明“移用”和“化用”亦有可取之处,甚至也能和“独创”一样大放异彩。文章材料富赡,新意斐然,好评如潮。
  “从市井到人生,烟火气也是支撑信念、指引道路的温情。‘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肩负着国家使命奔赴星河,面对浩瀚宇宙,个人的存在是如此渺小,然而对女儿的爱却是无边无际。央视首位外籍新闻播音员埃德温·马尔聘期结束回国后,总是辗转难眠,窗外声声犬吠让他蓦然思返,顿生‘归心’。烟火气吸引他再度来华,并选择长居北京。人生百态,烟火气帮助我们认清自己,找到归宿,实现梦想。成长的路上,记住这份烟火情,便有了坚定的信念和勇毅前行的力量。”
  这是2022年天津卷优秀考场作文《人间烟火源不尽,点点光亮暖万疆》中的一段。文章没有将“烟火气”囿于小小的家庭之中,而是在内核为“爱”的基础上将其扩展到了全球乃至宇宙——外籍播音员因热爱中国在聘期结束回国后重又返华,宇航员王亚平身在太空心系女儿。这告诉我们:“烟火气”由爱点燃,只要有爱,“烟火气”便会笼罩人间!
  当你坐上考场提笔写作却发现“囊中羞涩”、材料贫乏的时候,请静下心来多想想那些相同主旨不同形式的材料,想想那些矛盾对立却相反相成的材料,想想那些表象疏离而本质关联的材料……这时候,你一定会文思泉涌、下笔有神,写出广征博引、纵横捭阖的好文章!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