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新农科建设五年的新变化:交叉融合
文章字数:
  本报综合讯 据光明日报消息(记者 陈鹏),新农科提出五年来,高等农林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
  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为方向。中国农业大学新增生物育种科学、农业智能装备工程、兽医公共卫生等新农科专业,其中5个专业为全国首创。同时,学校瞄准农业科技产业新业态,重塑升级本科课程体系。变化反映在课表上:建设生命科学、工学与信息科学、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五个专业大类平台课程体系,打造78门大类平台课,面向全校聘任逾700人的高水平教学团队,着重强化学生跨学科思维与能力培养。
  地方农林院校同样以学科交叉融合为专业升级改造方向。南京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除了传统的遗传育种、现代分子生物学等专业课程外,还有种子市场营销、种子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农业保险等相关课程。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的“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因此被列为新兴交叉学科,成为试点建设的本科专业。
  浙江农林大学智慧农业专业首次招生。一个班60人的招生规模已是其他传统农学专业的两倍。该校曹志军认为,“在大数据和智能化背景下,紧缺专业主要包括智慧农业水利、智能农机装备、智慧乡村建筑与规划等新农业工程类专业方向,以及仿生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针对生物育种紧缺专业,南京农业大学制定“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方案,成立金善宝实验班/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
  新农科人才培养除了常规的专业招生之外,正在尝试“大类招生”和特殊类型招生。202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创开办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目前,第一批学生已进入硕士阶段。本科阶段,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选择科研或工程实践方向的课程模块,积极参与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科研训练。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