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
文章字数:
本报综合讯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国务院批复了《甘肃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甘肃省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甘肃省地处祖国西北,是国家重要的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能源基地和“一带一路”的战略通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到2035年,甘肃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703.0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378.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2.5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120.9亿立方米。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规划》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兰州—西宁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协调联动,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促进河西走廊城市带可持续发展,强化甘肃在国家向西开放布局中的战略通道地位,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规划》系统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主体功能定位,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完善差别化支持政策。稳定沿黄高效农业产业发展带和河西灌溉农业区、陇东雨养农业区、中部旱作农业区、天水及陇南山地特色农业区的粮食生产能力,拓展多样化食物生产空间。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强化黄河上游、长江上游、河西内陆河流域水源涵养保护,有序开展森林、草原、湿地、冰川、荒漠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强河西走廊沙化荒漠化治理。严格河湖水域空间管控,加强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在祁连山山前冲洪积扇等地区增强地下水储备能力。培育形成兰州—白银都市圈,加快酒泉、天水等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黄河沿岸、河西走廊和陇东南地区中心城市能级与集聚带动能力,保障创造就业岗位的空间需求,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分区分类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强空间形态和风貌管控。合理安排资源能源开发空间布局,加快河西走廊清洁能源、陇东能源化工等能源基地建设。优化防灾减灾救灾设施区域布局,提高国土空间安全韧性。统筹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健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空间保护机制,强化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整体保护和系统活化利用,加强万里长城—嘉峪关、麦积山石窟、悬泉置遗址等世界文化遗产、红色文化遗产以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
《规划》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到2035年,甘肃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703.0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378.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2.5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120.9亿立方米。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规划》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兰州—西宁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协调联动,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促进河西走廊城市带可持续发展,强化甘肃在国家向西开放布局中的战略通道地位,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规划》系统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主体功能定位,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完善差别化支持政策。稳定沿黄高效农业产业发展带和河西灌溉农业区、陇东雨养农业区、中部旱作农业区、天水及陇南山地特色农业区的粮食生产能力,拓展多样化食物生产空间。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强化黄河上游、长江上游、河西内陆河流域水源涵养保护,有序开展森林、草原、湿地、冰川、荒漠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强河西走廊沙化荒漠化治理。严格河湖水域空间管控,加强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在祁连山山前冲洪积扇等地区增强地下水储备能力。培育形成兰州—白银都市圈,加快酒泉、天水等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黄河沿岸、河西走廊和陇东南地区中心城市能级与集聚带动能力,保障创造就业岗位的空间需求,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分区分类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强空间形态和风貌管控。合理安排资源能源开发空间布局,加快河西走廊清洁能源、陇东能源化工等能源基地建设。优化防灾减灾救灾设施区域布局,提高国土空间安全韧性。统筹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健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空间保护机制,强化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整体保护和系统活化利用,加强万里长城—嘉峪关、麦积山石窟、悬泉置遗址等世界文化遗产、红色文化遗产以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