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之门
文章字数:
屋子里摆了一张圆桌,圆桌上铺了雪白的台布,桌子上放着糖果盘子,旁边放着一个好看的花瓶,里面插着红色的花。雪白配大红,鲜艳又夺目,在一个7岁孩子的眼里,那种配色之美绝对惊艳。
有人介绍说台布是新娘子自己钩的,大家便啧啧地称赞:“新娘子人美,手又那么巧,讨上她做媳妇,真是好福气哦。”新娘子来了,面对大家的称赞不吭声,只是笑笑,随手抓了桌子上果盘里的喜糖分发给我们吃。
我坐在桌子边上,一边吃着甜甜的喜糖,一边细细地盯着那台布。镂空的图案,花样繁复精美,圆形中间是一朵盛开的花,一圈圈涟漪慢慢向四周扩散,到了桌子边缘又换了一圈花纹后慢慢地顺着流苏垂下来。
我很好奇,那一根白色的丝线是怎么相互缠绕,最终就成为这美丽的图案呢?那分明是一段段白色的线和一个个黑色的洞,怎么最终就成为这一块无与伦比的美丽的台布呢?
那次婚礼吃什么样的酒席我完全忘却了,但那块白色的台布却挥之不去,那白色的流苏一直在我心头荡漾。想来那个坐在桌边注目的时刻,就已经让我开始慢慢去领悟虚实之美了。也许对手工的爱好就是从那一刻开启的吧!
再长大一些,家的附近开了一家乡办工厂,生产羊毛衫,巧手的女人都会去领一些毛线来,在家编织以贴补家用。女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毛衣,耳濡目染,我很快上手学会了用棒针编织毛衣。那时用钩针钩织还是新流传的手艺,村里没多少人会,妈妈姐姐也不会。那时大姐已经工作,我便央求大姐给我买了一本钩织的书,自己钻研了半天,用妈妈姐姐们用剩的毛线练习钩织,很快就把花样学了个八九不离十。
记得上初中时,市里组织生活才艺比赛,每个学校都可挑选人去参赛。我报名钩织比赛,参赛要求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件作品。我钩了一朵玫瑰花形的杯垫,那次得了个红梅奖(二等奖),金梅奖是一等奖。当时虽觉得有些遗憾,但金梅奖获得者钩的线是丝线,钩出来的花朵精致典雅,比我用细毛线钩的确实要好看很多,那时我就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同样的手工,材质选择的不同出来的效果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从小到大,我在学习上是一直不用家长操心的那种,所以获得的奖状无数。记得那时每每拿了奖状回家,母亲总会用面粉调水加热搅拌做成浆糊,然后让我自己把奖状糊上墙。在满墙的奖状中,这张“红梅奖”的奖状是唯一一张跟学校生活无关的,这次获奖,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让我觉得自豪。“心灵手巧”是对自我的肯定与激励,让我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钩织,从小小的杯垫到包包、毛衣、裙子等,从此手上离不了钩针。
刚开始工作那几年,上班后的业余时间都用于缠绕毛线上了。有一年冬天,我钩织了二十多顶帽子和围巾送给单位的同事以及同学闺蜜,当然也给远在北方的他。还附了一首小诗:我是一个恒久不变的编织家/从不肯放下手中的七彩线/我把思念与梦幻编织进去/你就在每一个针眼里向我微笑/我穿着我的彩衣走进阳光/你从此温暖了我的心头。
结婚后搬了新家,我用钩针钩过一块白色的台布,铺在红木的茶几上,喝茶时有意无意就会去触碰那些下垂的流苏。那时,我感觉自己圆了年幼时的一个梦。
2015年开始,我领着一群姐妹们一起做手工,渐渐地,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手工社群:西安女红坊,活跃在西安的手工圈里,和姐妹们一起传承弘扬传统手工文化。
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说,推开不同的门就走进了不同的世界。我想,我的手工之门就是从童年那个温暖的春日开启的吧。那天,我走进了一间奇妙的房子,遇见了一块白色的带着流苏的美丽的台布。
有人介绍说台布是新娘子自己钩的,大家便啧啧地称赞:“新娘子人美,手又那么巧,讨上她做媳妇,真是好福气哦。”新娘子来了,面对大家的称赞不吭声,只是笑笑,随手抓了桌子上果盘里的喜糖分发给我们吃。
我坐在桌子边上,一边吃着甜甜的喜糖,一边细细地盯着那台布。镂空的图案,花样繁复精美,圆形中间是一朵盛开的花,一圈圈涟漪慢慢向四周扩散,到了桌子边缘又换了一圈花纹后慢慢地顺着流苏垂下来。
我很好奇,那一根白色的丝线是怎么相互缠绕,最终就成为这美丽的图案呢?那分明是一段段白色的线和一个个黑色的洞,怎么最终就成为这一块无与伦比的美丽的台布呢?
那次婚礼吃什么样的酒席我完全忘却了,但那块白色的台布却挥之不去,那白色的流苏一直在我心头荡漾。想来那个坐在桌边注目的时刻,就已经让我开始慢慢去领悟虚实之美了。也许对手工的爱好就是从那一刻开启的吧!
再长大一些,家的附近开了一家乡办工厂,生产羊毛衫,巧手的女人都会去领一些毛线来,在家编织以贴补家用。女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毛衣,耳濡目染,我很快上手学会了用棒针编织毛衣。那时用钩针钩织还是新流传的手艺,村里没多少人会,妈妈姐姐也不会。那时大姐已经工作,我便央求大姐给我买了一本钩织的书,自己钻研了半天,用妈妈姐姐们用剩的毛线练习钩织,很快就把花样学了个八九不离十。
记得上初中时,市里组织生活才艺比赛,每个学校都可挑选人去参赛。我报名钩织比赛,参赛要求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件作品。我钩了一朵玫瑰花形的杯垫,那次得了个红梅奖(二等奖),金梅奖是一等奖。当时虽觉得有些遗憾,但金梅奖获得者钩的线是丝线,钩出来的花朵精致典雅,比我用细毛线钩的确实要好看很多,那时我就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同样的手工,材质选择的不同出来的效果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从小到大,我在学习上是一直不用家长操心的那种,所以获得的奖状无数。记得那时每每拿了奖状回家,母亲总会用面粉调水加热搅拌做成浆糊,然后让我自己把奖状糊上墙。在满墙的奖状中,这张“红梅奖”的奖状是唯一一张跟学校生活无关的,这次获奖,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让我觉得自豪。“心灵手巧”是对自我的肯定与激励,让我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钩织,从小小的杯垫到包包、毛衣、裙子等,从此手上离不了钩针。
刚开始工作那几年,上班后的业余时间都用于缠绕毛线上了。有一年冬天,我钩织了二十多顶帽子和围巾送给单位的同事以及同学闺蜜,当然也给远在北方的他。还附了一首小诗:我是一个恒久不变的编织家/从不肯放下手中的七彩线/我把思念与梦幻编织进去/你就在每一个针眼里向我微笑/我穿着我的彩衣走进阳光/你从此温暖了我的心头。
结婚后搬了新家,我用钩针钩过一块白色的台布,铺在红木的茶几上,喝茶时有意无意就会去触碰那些下垂的流苏。那时,我感觉自己圆了年幼时的一个梦。
2015年开始,我领着一群姐妹们一起做手工,渐渐地,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手工社群:西安女红坊,活跃在西安的手工圈里,和姐妹们一起传承弘扬传统手工文化。
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说,推开不同的门就走进了不同的世界。我想,我的手工之门就是从童年那个温暖的春日开启的吧。那天,我走进了一间奇妙的房子,遇见了一块白色的带着流苏的美丽的台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