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姥爷的光与影
文章字数:
每次暑假回家,我都要去探望我的姥爷。姥爷总是在庭院的绿荫下享受清凉,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摇动扇子消遣时光。
“宝贝孙女回来啦!”他总会充满魔力地变出一个飘香的苹果,热情地邀我进屋。我却总是钟情于和姥爷在庭院中玩追逐影子的游戏。一切都在阳光的烘烤下显得如此活跃,微风中夹杂着花朵的香气,时不时拂过耳际。
我与姥爷的影子,一个大、一个小,前后依次投射在地面上。我渴望能赶超姥爷,暗自构思着紧紧拉住他的衣袖,然后狠狠地踩在他的影子上,轻松获得胜利。可每当我接近胜利时,姥爷总会像一阵风一样灵活地溜走,我总是扑了空。有时就在我以为能成功逃脱时,姥爷却得意地环抱住我,踩在我的影子上。
“姥爷,为什么你总是不让着我?”每次输了游戏,我总是既着急又恼火,“再来一局!”我们如此反复,享受着这个如今看来既简单又无聊的游戏,直到太阳西沉,天色渐暗。
姥爷还拥有一台新奇有趣的收音机,一面是手电筒,另一面则是传声筒。晚餐后,我常常会在池塘边捉萤火虫,有时鞋子会被泥巴困住,我只能光着脚奔向家中。姥爷坐在一旁,为我打着手电筒。我匆忙地跑,姥爷却只需几步就追上我,然后将我抱起。
“傻孙女,地上凉,可别着凉了。”我一边打着手电筒,一边随意调整收音机的频道。新闻的内容单调乏味,我却仍坚持着,沐浴在由姥爷手电筒所创造的美丽影子的景象中。树影在风中翩翩起舞;荷花的倒影带来阵阵幽香;野草的影子则展现出深绿的生机……我沉浸其中,竟在姥爷温暖的怀抱中入眠。
然而,随着我进入小学,我与姥爷的相处时间也渐渐减少,曾经的“落败者”在难得的欢愉时光中屡次成为“最终的赢家”。我误以为姥爷在某种程度上变得“豁达”了,开始更多地让着我。
我不再愿意在泥泞的池塘边费力地解鞋,不再愿意沿着那条不变的回家路行走。我更倾向于坐在明亮的白炽灯下,专心致志地完成暑期作业。姥爷则坐在对面,静静地聆听着他那略显陈旧的“手电筒收音机”。我用手电筒照亮了姥爷阅读的报纸,希望能帮助他。姥爷却渐渐开始举起放大镜,将手电筒对准报纸,努力辨认字迹。“大孙女,能帮姥爷看看这是什么字吗?”我常常匆忙地回应:“你不是有手电筒吗?用它照照就能看清楚了。”如今回想起我才意识到姥爷只是想多与我交流。遗憾和愧疚油然而生,我却再也找不到在书桌上留下温暖光影的姥爷。
岁月流转,我升入初中了,姥爷依然会在晚自习结束后来接我。他的身影更加佝偻,额角增添了几缕银白色的头发,手上也缠着厚厚的绷带。他打开收音机,边走边听,却似乎已经听不太清楚。昏暗的灯光下,我们踏上了我儿时回家的路。我身边依然充满了五光十色、奇幻无比的光影。伴随着蝉鸣和旧收音机发出的声响,我仿佛又看见了病中的他努力地打着手电筒,艰难地阅读。在他独有的阴影中,他孤身一人寻找着曾经拥有的亲情之光。
姥爷在离世前,我曾为他朗读过他常看的报纸。那部早已被摧残不堪的“手电筒收音机”,铁皮已然暴露,只能发出微弱的光芒,收音机也只有刺耳的噪声,犹如姥爷人生终点的倒影。
姥爷仿佛拥有自己的影子,他无处不在。曾被他喝了一半的酸奶,常常被他睡过头的床,还有他使用过的老式放大镜……一切都未曾改变,他仿佛从未离去。我曾将他挡在门外,然而他始终不懈地照亮我的世界,留下了他的光影。
或者说,姥爷并没有自己的影子,他就像照亮我前行道路的手电筒,又如同细心的收音机,即使光芒从明亮逐渐降至微弱,声音从清晰变得模糊。他始终在为我指引前行的方向,却忽略了给自己留一束光芒。
《偷影子的人》这样写道:“人们常常把一些小事抛在脑后,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尘埃里,我们可以试着忽略。但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一点一滴形成一条链子,将你牢牢与过去连在一起。”
可惜的是,直到高中,我才在纷繁的生活中突然意识到与姥爷的深情。当初夏的光与影再度降临,温柔的阳光洒下,我总会想起姥爷无私的关爱,那份深情在心头久久荡漾。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二 沛沛
“宝贝孙女回来啦!”他总会充满魔力地变出一个飘香的苹果,热情地邀我进屋。我却总是钟情于和姥爷在庭院中玩追逐影子的游戏。一切都在阳光的烘烤下显得如此活跃,微风中夹杂着花朵的香气,时不时拂过耳际。
我与姥爷的影子,一个大、一个小,前后依次投射在地面上。我渴望能赶超姥爷,暗自构思着紧紧拉住他的衣袖,然后狠狠地踩在他的影子上,轻松获得胜利。可每当我接近胜利时,姥爷总会像一阵风一样灵活地溜走,我总是扑了空。有时就在我以为能成功逃脱时,姥爷却得意地环抱住我,踩在我的影子上。
“姥爷,为什么你总是不让着我?”每次输了游戏,我总是既着急又恼火,“再来一局!”我们如此反复,享受着这个如今看来既简单又无聊的游戏,直到太阳西沉,天色渐暗。
姥爷还拥有一台新奇有趣的收音机,一面是手电筒,另一面则是传声筒。晚餐后,我常常会在池塘边捉萤火虫,有时鞋子会被泥巴困住,我只能光着脚奔向家中。姥爷坐在一旁,为我打着手电筒。我匆忙地跑,姥爷却只需几步就追上我,然后将我抱起。
“傻孙女,地上凉,可别着凉了。”我一边打着手电筒,一边随意调整收音机的频道。新闻的内容单调乏味,我却仍坚持着,沐浴在由姥爷手电筒所创造的美丽影子的景象中。树影在风中翩翩起舞;荷花的倒影带来阵阵幽香;野草的影子则展现出深绿的生机……我沉浸其中,竟在姥爷温暖的怀抱中入眠。
然而,随着我进入小学,我与姥爷的相处时间也渐渐减少,曾经的“落败者”在难得的欢愉时光中屡次成为“最终的赢家”。我误以为姥爷在某种程度上变得“豁达”了,开始更多地让着我。
我不再愿意在泥泞的池塘边费力地解鞋,不再愿意沿着那条不变的回家路行走。我更倾向于坐在明亮的白炽灯下,专心致志地完成暑期作业。姥爷则坐在对面,静静地聆听着他那略显陈旧的“手电筒收音机”。我用手电筒照亮了姥爷阅读的报纸,希望能帮助他。姥爷却渐渐开始举起放大镜,将手电筒对准报纸,努力辨认字迹。“大孙女,能帮姥爷看看这是什么字吗?”我常常匆忙地回应:“你不是有手电筒吗?用它照照就能看清楚了。”如今回想起我才意识到姥爷只是想多与我交流。遗憾和愧疚油然而生,我却再也找不到在书桌上留下温暖光影的姥爷。
岁月流转,我升入初中了,姥爷依然会在晚自习结束后来接我。他的身影更加佝偻,额角增添了几缕银白色的头发,手上也缠着厚厚的绷带。他打开收音机,边走边听,却似乎已经听不太清楚。昏暗的灯光下,我们踏上了我儿时回家的路。我身边依然充满了五光十色、奇幻无比的光影。伴随着蝉鸣和旧收音机发出的声响,我仿佛又看见了病中的他努力地打着手电筒,艰难地阅读。在他独有的阴影中,他孤身一人寻找着曾经拥有的亲情之光。
姥爷在离世前,我曾为他朗读过他常看的报纸。那部早已被摧残不堪的“手电筒收音机”,铁皮已然暴露,只能发出微弱的光芒,收音机也只有刺耳的噪声,犹如姥爷人生终点的倒影。
姥爷仿佛拥有自己的影子,他无处不在。曾被他喝了一半的酸奶,常常被他睡过头的床,还有他使用过的老式放大镜……一切都未曾改变,他仿佛从未离去。我曾将他挡在门外,然而他始终不懈地照亮我的世界,留下了他的光影。
或者说,姥爷并没有自己的影子,他就像照亮我前行道路的手电筒,又如同细心的收音机,即使光芒从明亮逐渐降至微弱,声音从清晰变得模糊。他始终在为我指引前行的方向,却忽略了给自己留一束光芒。
《偷影子的人》这样写道:“人们常常把一些小事抛在脑后,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尘埃里,我们可以试着忽略。但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一点一滴形成一条链子,将你牢牢与过去连在一起。”
可惜的是,直到高中,我才在纷繁的生活中突然意识到与姥爷的深情。当初夏的光与影再度降临,温柔的阳光洒下,我总会想起姥爷无私的关爱,那份深情在心头久久荡漾。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二 沛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