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文学类阅读的备考“效益”
文章字数:
每到高三后期,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都会进入“高原瓶颈”,似乎练什么和练不练都没什么区别。高三后期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提高文学类文本
阅读的复习效益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认为有以下几点。
立足语境,深度掘进
众所周知,近年来高考中的现代文文学类文本尤其着重考查考生在特定情境下用心审读与灵活思辨的能力。倘若考生没有语境意识,缺乏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思考和深度体悟的能力,则有可能在答题时隔靴搔痒,无法踩到得分点。做题时要逐段梳理文章内容,厘清文章脉络,把握艺术技巧,要按照“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解读和品味文中重点语句意蕴的能力。不能“打着鼻子说鼻子”,孤立和片面地看待问题。
如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第5题:“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请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该题题干共两句话,第一句陈述了一个事实性结论:“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第二句话是试题指令,要求考生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考生须找出文中呈现出“恍恍惚惚”情感状态的特定语句,进行深度开掘,方能走进作者内心世界,迅速找出其“恍惚”感的来由。
选文《“九一八”致弟弟书》第2 自然段首次呈现了作者的这种“恍惚”感:“世事恍恍惚惚地就过了;记得这十年中只有那么一个短促的时间是与你相处的,现在想起就像连你的面孔还没有来得及记住,而你就去了。”在这个特定语境中,作者之所以觉得“世事恍恍惚惚地就过了”,是因为“这十年中只有那么一个短促的时间”是与弟弟相处的,“现在想起就像连”弟弟的“面孔还没有来得及记住”,显而易见,作者这里的“恍恍惚惚”与其对弟弟的牵挂和思念密不可分。联系下文第 3—5 自然段:“我”离开的时候,不懂事的弟弟“恋着”玩,对“我”的离去看也不看。“事隔六七年”后,弟弟“长大了”,在那信里说些仿佛不像是“我”弟弟能说的话——由于“我”对弟弟的印象还停留在他小时候的样子,总认为弟弟是小孩子,什么也不懂,所以对于弟弟在信中所表现出来的成长状态感觉新奇,不相信弟弟已经从当初那个不知离别是什么滋味的小顽童成长为一个有思想的进步青年,因而觉得有些迷糊,产生了“恍如梦寐”之感。而从第 6自然段中“我们都是自幼没有见过海的孩子”“海是生疏的,我们怕”“飘飘荡荡的,前边没有什么一定的目的”可以看出,这里的“恍恍惚惚”还有对姐弟二人漂泊在外,个人命运充满未知的迷惘。
作者第二次呈现“恍惚”感是在第 16自然段:“我送你到了台阶上,到了院里,你就走了……只觉得恍恍惚惚的,把过去的许多年的生活都翻了一个新,事事都显得特别真切,又都显得特别模糊,真所谓有如梦寐了。”联系第 14—15 自然段和 17 自然段中“我很怕你走到别的地方去,支持不住,可是我又不能劝你回家”等相关内容,不难理解:作者送别弟弟时之所 以没有 同他“ 讲什么话”,内心矛盾纠结,神情恍惚,是因为“七七”事变后,弟弟决 定“到 西北去 做抗日军”。显而易见,作者这里的“恍惚”感来源于对弟弟安全的担心和离别的不舍……倘若考生不能基于文本的特定语境进行深度开掘,只是生搬硬套,将“恍恍惚惚”解读为神志不清、迷惘的状态,则无法走进作者内心,与文本和作者展开多维对话。
综上所述,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在赏析句段内容和意蕴时,如果脱离特定语境,孤立地看问题,会很难“走进去”,更不要说“跳出来”了。倘若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抓住关键词和标点符号等重要细节,设身处地地由果推因,层层剥笋,就有可能从现象到本质,发掘出许多文本背后的东西。
审读题干,捕“风”捉“影”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在“学科核心素养”中强调:高中生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对“思维发展与提升”相关要求的路径之一,就是要求考生准确审读题干。近年来,高考命题专家在题干的设置上可谓煞费苦心,一改之前一针见血的直白提问方式,在发出具体的任务指令之前,往往要设置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情景式导入语。不少考生也总是忽视试题中这些貌似可有可无的“闲话”,而直奔“主题”的结果却是平白无故地多走了一些弯路,甚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头脑灵活的考生稍微细心一点儿就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秘密:有些看似无厘头的创新性现代文阅读题,其题干的情境化导语本身就对解题思路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有效路径。甚至有的考题仅从题干的表述进行思辨,就可以编出比较符合命题意图的参考答案。
比如2022年高考甲卷第9题:“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题干第一句话“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已经告诉了考生一个客观事实:文学类文本所选的两个文本的内容相近,但因为文体的差别,所以作者运用的艺术手法自然也有所不同。仔细审读题干,考生可以理清答题思路。首先要明确两个文本的文体:文本一是小说,文本二是纪实文学(回忆录或采访);其次,根据小说和纪实文学(回忆录或采访)的文体特点,结合文本实际,分析其艺术表现手法上的不同点。从文体特征上看,小说的情节可以虚构,而回忆录和采访等纪实文学则强调真实 ,由此 可以概 括出答案。从表现手法上看,文本一是小说,在对老胡的塑造之中不仅综合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多种描写方式,而且借助环境描写和次要人物“我”和“林大富”进行陪衬烘托,塑造了一位钢铁战士铁骨铮铮的英雄形象。文本二是纪实文学,以回忆和采访为主,真实叙述陈毅疗伤的过程,没有环境的渲染烘托和生动的细节描写。从表达方式和语言特色上看,文本一以描写为主,语言生动形象,而文本二以叙述为主,语言平实质朴。
由此可见,在文学类文本考查中,不少题干都暗示了答题思路,其情景化导语也并非可有可无,如若考生视若无睹,则有可能白费了命题人的一片苦心,不仅费时费力,多走弯路,而且有可能偏离航向,答非所问。
链接生活,灵活审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课程目标”第 2 条明确要求,高中生要“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能将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鉴于此,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经常设置一些需要考生结合“具体语境”的分析鉴赏题。如果考生不能还原文本描述的真实情境,不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或文中人物的角度去思考和体悟,则有可能停留于表面,无法领悟文本的深刻内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多么完美的答题模式,在这种“情境化”的思辨性试题面前,考生都将“被打回原形”,一脸迷茫,无所适从。倘若考生能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身临其境地站在作者或文中人物的立场上思考、感悟和审辨,则有可能柳暗花明,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如 2022 年 浙 江 卷 第 13题:“怎样评价敦厚妈和小秋把敦厚葬在采油小站旁的行为?”考生若不联系生活实际,还原当时的现实场景,设身处地地站在敦厚妈和妻子小秋的立场思考,没有感同身受的切肤之痛,根本挖掘不出“把敦厚葬在采油小站旁”这一细节的深刻内涵,更不要说走进人物内心,深刻体悟这一寻常举动的非凡意义和深远影响。
中国人历来都非常重视叶落归根,照理说,“敦厚”因公牺牲后,将他“运回去”,葬在家乡,亲人们年头岁节祭奠起来不是更方便吗?可“小秋和她的婆婆”为何在支书张大昌与油田上的领导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在山上那个采油小站旁悄悄地为敦厚”挖墓穴呢?从选文《逛》第22自然段“全厂最远的一口井,没有人愿意来住单站”“刚从部队下来,又是党员,他就主动去了”“这么多年,他一句埋怨都没有过,从没提出过困难”可以看出“敦厚”退伍不退色、勇挑重担、任劳任怨的英雄本色。从选文第25段“优秀共产党员”“追认他为烈士”“号召全厂的采油工向他学习”可以看出,“敦厚”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将他留在“采油小站”,就等于树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他将感召并激励着无数的“后来者”勇挑重担,任劳任怨,迎着困难勇往直前。联系选文第 24 自然段,“张大昌说:‘敦厚是个好娃,是我们村的光荣,叶落归根,我们村要把他运回去,给他建一个高高大大的墓’”来看,把“敦厚”运回老家安葬,除了满足他家人“叶落归根”的愿望,仅仅满足了父老乡亲“是个好娃”“我们村的光荣”的虚荣心。一边是亲人的思念和乡亲的脸面,一边是感召更多工人为国奉献,在权衡和考量之间,考生自然能归结出“舍小爱,选大爱”和“舍小利,取大义”等答案要点。联系主人公“敦厚”的成长经历和感人事迹,不难看出,“敦厚”人如其名,脾气和性情的确十分“憨厚”“忠厚”。倘若考生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大胆与“敦厚”对话,试问“敦厚”究竟是想“叶落归根”,还是愿意“留在采油田”呢?想必一向“忠厚”的“敦厚”也宁愿舍小家,为大家,忠心为国,无私奉献吧?如此生活化地还原选文所描绘的生活场景,设身处地地站在主人公的立场展开多维对话,进行灵活审辨,考生自然能顺理成章地走进文本,悟出“诗心”,归纳概括出令阅卷老师心动的答案来。
除此以外,在后期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中,还应当注意理顺试题材料与课本和高考真题之间的关系,及时统整各种零散的知识碎片,使之类型化、模块化、序列化和系统化,不断夯实基本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既要重视建模,以一当十,触类旁通,又要立足具体的语言情境,设身处地地品味和体察,深度开掘文本内蕴。只有学会审慎地思考和辨别,灵活自如地应对,才能在这类题目中拿下高分。
阅读的复习效益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认为有以下几点。
立足语境,深度掘进
众所周知,近年来高考中的现代文文学类文本尤其着重考查考生在特定情境下用心审读与灵活思辨的能力。倘若考生没有语境意识,缺乏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思考和深度体悟的能力,则有可能在答题时隔靴搔痒,无法踩到得分点。做题时要逐段梳理文章内容,厘清文章脉络,把握艺术技巧,要按照“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解读和品味文中重点语句意蕴的能力。不能“打着鼻子说鼻子”,孤立和片面地看待问题。
如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第5题:“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请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该题题干共两句话,第一句陈述了一个事实性结论:“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第二句话是试题指令,要求考生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考生须找出文中呈现出“恍恍惚惚”情感状态的特定语句,进行深度开掘,方能走进作者内心世界,迅速找出其“恍惚”感的来由。
选文《“九一八”致弟弟书》第2 自然段首次呈现了作者的这种“恍惚”感:“世事恍恍惚惚地就过了;记得这十年中只有那么一个短促的时间是与你相处的,现在想起就像连你的面孔还没有来得及记住,而你就去了。”在这个特定语境中,作者之所以觉得“世事恍恍惚惚地就过了”,是因为“这十年中只有那么一个短促的时间”是与弟弟相处的,“现在想起就像连”弟弟的“面孔还没有来得及记住”,显而易见,作者这里的“恍恍惚惚”与其对弟弟的牵挂和思念密不可分。联系下文第 3—5 自然段:“我”离开的时候,不懂事的弟弟“恋着”玩,对“我”的离去看也不看。“事隔六七年”后,弟弟“长大了”,在那信里说些仿佛不像是“我”弟弟能说的话——由于“我”对弟弟的印象还停留在他小时候的样子,总认为弟弟是小孩子,什么也不懂,所以对于弟弟在信中所表现出来的成长状态感觉新奇,不相信弟弟已经从当初那个不知离别是什么滋味的小顽童成长为一个有思想的进步青年,因而觉得有些迷糊,产生了“恍如梦寐”之感。而从第 6自然段中“我们都是自幼没有见过海的孩子”“海是生疏的,我们怕”“飘飘荡荡的,前边没有什么一定的目的”可以看出,这里的“恍恍惚惚”还有对姐弟二人漂泊在外,个人命运充满未知的迷惘。
作者第二次呈现“恍惚”感是在第 16自然段:“我送你到了台阶上,到了院里,你就走了……只觉得恍恍惚惚的,把过去的许多年的生活都翻了一个新,事事都显得特别真切,又都显得特别模糊,真所谓有如梦寐了。”联系第 14—15 自然段和 17 自然段中“我很怕你走到别的地方去,支持不住,可是我又不能劝你回家”等相关内容,不难理解:作者送别弟弟时之所 以没有 同他“ 讲什么话”,内心矛盾纠结,神情恍惚,是因为“七七”事变后,弟弟决 定“到 西北去 做抗日军”。显而易见,作者这里的“恍惚”感来源于对弟弟安全的担心和离别的不舍……倘若考生不能基于文本的特定语境进行深度开掘,只是生搬硬套,将“恍恍惚惚”解读为神志不清、迷惘的状态,则无法走进作者内心,与文本和作者展开多维对话。
综上所述,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在赏析句段内容和意蕴时,如果脱离特定语境,孤立地看问题,会很难“走进去”,更不要说“跳出来”了。倘若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抓住关键词和标点符号等重要细节,设身处地地由果推因,层层剥笋,就有可能从现象到本质,发掘出许多文本背后的东西。
审读题干,捕“风”捉“影”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在“学科核心素养”中强调:高中生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对“思维发展与提升”相关要求的路径之一,就是要求考生准确审读题干。近年来,高考命题专家在题干的设置上可谓煞费苦心,一改之前一针见血的直白提问方式,在发出具体的任务指令之前,往往要设置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情景式导入语。不少考生也总是忽视试题中这些貌似可有可无的“闲话”,而直奔“主题”的结果却是平白无故地多走了一些弯路,甚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头脑灵活的考生稍微细心一点儿就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秘密:有些看似无厘头的创新性现代文阅读题,其题干的情境化导语本身就对解题思路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有效路径。甚至有的考题仅从题干的表述进行思辨,就可以编出比较符合命题意图的参考答案。
比如2022年高考甲卷第9题:“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题干第一句话“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已经告诉了考生一个客观事实:文学类文本所选的两个文本的内容相近,但因为文体的差别,所以作者运用的艺术手法自然也有所不同。仔细审读题干,考生可以理清答题思路。首先要明确两个文本的文体:文本一是小说,文本二是纪实文学(回忆录或采访);其次,根据小说和纪实文学(回忆录或采访)的文体特点,结合文本实际,分析其艺术表现手法上的不同点。从文体特征上看,小说的情节可以虚构,而回忆录和采访等纪实文学则强调真实 ,由此 可以概 括出答案。从表现手法上看,文本一是小说,在对老胡的塑造之中不仅综合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多种描写方式,而且借助环境描写和次要人物“我”和“林大富”进行陪衬烘托,塑造了一位钢铁战士铁骨铮铮的英雄形象。文本二是纪实文学,以回忆和采访为主,真实叙述陈毅疗伤的过程,没有环境的渲染烘托和生动的细节描写。从表达方式和语言特色上看,文本一以描写为主,语言生动形象,而文本二以叙述为主,语言平实质朴。
由此可见,在文学类文本考查中,不少题干都暗示了答题思路,其情景化导语也并非可有可无,如若考生视若无睹,则有可能白费了命题人的一片苦心,不仅费时费力,多走弯路,而且有可能偏离航向,答非所问。
链接生活,灵活审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课程目标”第 2 条明确要求,高中生要“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能将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鉴于此,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经常设置一些需要考生结合“具体语境”的分析鉴赏题。如果考生不能还原文本描述的真实情境,不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或文中人物的角度去思考和体悟,则有可能停留于表面,无法领悟文本的深刻内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多么完美的答题模式,在这种“情境化”的思辨性试题面前,考生都将“被打回原形”,一脸迷茫,无所适从。倘若考生能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身临其境地站在作者或文中人物的立场上思考、感悟和审辨,则有可能柳暗花明,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如 2022 年 浙 江 卷 第 13题:“怎样评价敦厚妈和小秋把敦厚葬在采油小站旁的行为?”考生若不联系生活实际,还原当时的现实场景,设身处地地站在敦厚妈和妻子小秋的立场思考,没有感同身受的切肤之痛,根本挖掘不出“把敦厚葬在采油小站旁”这一细节的深刻内涵,更不要说走进人物内心,深刻体悟这一寻常举动的非凡意义和深远影响。
中国人历来都非常重视叶落归根,照理说,“敦厚”因公牺牲后,将他“运回去”,葬在家乡,亲人们年头岁节祭奠起来不是更方便吗?可“小秋和她的婆婆”为何在支书张大昌与油田上的领导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在山上那个采油小站旁悄悄地为敦厚”挖墓穴呢?从选文《逛》第22自然段“全厂最远的一口井,没有人愿意来住单站”“刚从部队下来,又是党员,他就主动去了”“这么多年,他一句埋怨都没有过,从没提出过困难”可以看出“敦厚”退伍不退色、勇挑重担、任劳任怨的英雄本色。从选文第25段“优秀共产党员”“追认他为烈士”“号召全厂的采油工向他学习”可以看出,“敦厚”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将他留在“采油小站”,就等于树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他将感召并激励着无数的“后来者”勇挑重担,任劳任怨,迎着困难勇往直前。联系选文第 24 自然段,“张大昌说:‘敦厚是个好娃,是我们村的光荣,叶落归根,我们村要把他运回去,给他建一个高高大大的墓’”来看,把“敦厚”运回老家安葬,除了满足他家人“叶落归根”的愿望,仅仅满足了父老乡亲“是个好娃”“我们村的光荣”的虚荣心。一边是亲人的思念和乡亲的脸面,一边是感召更多工人为国奉献,在权衡和考量之间,考生自然能归结出“舍小爱,选大爱”和“舍小利,取大义”等答案要点。联系主人公“敦厚”的成长经历和感人事迹,不难看出,“敦厚”人如其名,脾气和性情的确十分“憨厚”“忠厚”。倘若考生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大胆与“敦厚”对话,试问“敦厚”究竟是想“叶落归根”,还是愿意“留在采油田”呢?想必一向“忠厚”的“敦厚”也宁愿舍小家,为大家,忠心为国,无私奉献吧?如此生活化地还原选文所描绘的生活场景,设身处地地站在主人公的立场展开多维对话,进行灵活审辨,考生自然能顺理成章地走进文本,悟出“诗心”,归纳概括出令阅卷老师心动的答案来。
除此以外,在后期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中,还应当注意理顺试题材料与课本和高考真题之间的关系,及时统整各种零散的知识碎片,使之类型化、模块化、序列化和系统化,不断夯实基本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既要重视建模,以一当十,触类旁通,又要立足具体的语言情境,设身处地地品味和体察,深度开掘文本内蕴。只有学会审慎地思考和辨别,灵活自如地应对,才能在这类题目中拿下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