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考试与评价
文章字数:
编者按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但是,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印发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等问题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加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而当前的考试和评价制度还未达到有关的目标和要求,如果不能对现有的考试与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势必会影响新课标的实施与推广。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方式,考试改革也不等同于评价改革,为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改革路径。
考试改革与评价改革
考试是评价的一种有效方式,考试改革属于评价改革的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
很多人认为考试改革就是评价改革,认为评价改革就是对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进行革新,这是因为目前很多地区都将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校发展水平的唯一方式所造成的。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针对这一点进行了明确的说明,指出考试仅是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是促使发展评价体系更加重视学校发展、教师进步和学生成长的一个过程,需要同时采用其他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来收集有效证据,反映学校发展、教师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过程与状况。当前学校采用的考试技术还是针对学生发展结果进行的考核,并未重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因此,考试改革并不代表评价改革,二者不能处于等同状态。
考试和评价具有根本性的区别。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的言行,以及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中的言行,都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言行能够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严厉的话语能够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言行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非规范性评价,而教师在将这些评价变成日常化的形式之后,会通过随时评价和口头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进行评价,以此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但是考试相对于上述评价方式而言,是一种更为正规的评价方式,它可以根据相应的目的和要求进行命题考试,通过考试成绩可以看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通过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来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
因此,非规范性评价可以拓宽评价影响,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发展状况,还能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而这些都是通过考试和考试改革无法实现的。
中学化学评价改革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业评价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对化学课程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主观与客观评价,主要目的是判别化学教学质量的高低以及获得反馈信息,以便能够对教学质量进行改进和优化。
学业评价可以从社会、个性、学科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对于知识方面的评价,可以将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是否达标作为主要的评价内容;对于技能方面的评价,可以 将学生 在进 行化 学实验过 程中所 掌握 和运 用实验技 能的情 况作 为主 要的评价内容;对于情感方面的评价,可以将学生是否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否具有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等作为主要评价内容。此外,还应该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评价。
对于不同的学业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第一,在知识方面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考查、测验、提问等形式为主。对某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根据课题内容和课题标准,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然后对其进行考核。第二,在技能方面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以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以及对学生实验进行观察等形式为主。第三,在情感方面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行为分析、填写调查表、学生自我小结、课外面谈、课堂观察等方式。以上各种考核方法都可以作为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同时运用。
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对知识、技能和情感进行考核,不仅要注重终结性考试,还要重视过程性评价,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质量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并从中发现学生学习的非线性发展,结合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给予鼓励和帮助,以此提升教师“教”的水平,和学生“学”的质量。
采用观察理解评价模式。在中学化学的学业评价过程中,“观察理解”评价模式是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评价的有效方式。“观察理解”评价模式,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的书面测验成绩等进行常规评价,还要结合所有能够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真实反映的应答性资料进行综合评价。为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建立个人学习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小论文、实践总结、小制作,和其他可行性评价资料等。在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将上述所有资料整合到一起进行综合评定。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化学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实验考核的重视程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设计的实验内容、操作步骤、操作方法、完成实验的结果、实验报告等所有能够反映学生真实情况的资 料对 学生进 行综 合评定。在中学化学的每一个学期中,学校需要对学生进行一次以上的实验考查。
教学评价结果可以通过学业成绩直观地反映出来。每个学生的学业成绩,最好能结合平时成绩、考试成绩、期末考查、调查报告、实验考核成绩、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论文成绩等进行综合评定。这相对于以往单独根据考试成绩而进行的评价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有助于学生真正实现成长和发展。
中学化学考试改革
在对中学化学进行考试评价改革的过程中,考试作为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使考试改革和评价改革相辅相成、联系密切。其中,对于中学化学考试改革的重点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考试内容方面的改革。从考试内容方面来看,考试评价改革之后,中学化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 的能力 加强 了重视。也就是说,新的考试内容更加重视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的发展,而减弱了记忆性考试内容的比重。考试命题要结合中学化学课程标准,避免出现怪题和偏题等现象。
考试方式方面的改革。通过对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可以应用多种方法,突破传统考试方式的限制,同时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考试方式的多样化可以体现出评价思想和评价方式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例如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报告、科学 研究、论文等方式。之前采用的纸笔测试只是作为考试评价的一种方式,对于发散性思维之类的内容可以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可以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考试有效结合到一起,提升 考试 评价的 公平 公正性。与此同时,还可以尝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考试机会,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现同一考试内容,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考试形式,这样学生就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空间,也有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考试还可以通过分项、分类的形式开展,强化综合性评价。
考试结果方面的改革。在处理考试结果方面进行改革之后,要求不能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同时也不能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名,而是要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指导,帮助学生进步。无论是考试还是评价,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进步和发展。所以,针对考试结果,应该摒弃之前的方式,加强对结果的分析指导,找到学生的薄弱之处,为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帮助他们改进,而不是通过成绩和排名来增强学生的压力,以“加压”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成长,这样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由此可见,在考试结果方面的改革可以真正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
升学考试和招生制度方面的改革。新的升学考试和招生制度改变了以往将整体分数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思想观念。在新的升学考试和招生制度中,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逐渐将其他方面的评价结果纳入录取标准中,例如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特长(艺术、体育、科技特长等)、学校推荐性评语等。对综合实践活动、艺术及科学类实验操作考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以书面笔试和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行升学考试和毕业考试相分离的新模式,升学考试具有选拔的性质,而毕业考试则重点考查 学生 是否 具备毕 业条件。逐渐增加学校的招生自主权,部分地区在中招录取中增设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等。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但是,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印发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等问题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加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而当前的考试和评价制度还未达到有关的目标和要求,如果不能对现有的考试与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势必会影响新课标的实施与推广。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方式,考试改革也不等同于评价改革,为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改革路径。
考试改革与评价改革
考试是评价的一种有效方式,考试改革属于评价改革的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
很多人认为考试改革就是评价改革,认为评价改革就是对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进行革新,这是因为目前很多地区都将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校发展水平的唯一方式所造成的。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针对这一点进行了明确的说明,指出考试仅是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是促使发展评价体系更加重视学校发展、教师进步和学生成长的一个过程,需要同时采用其他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来收集有效证据,反映学校发展、教师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过程与状况。当前学校采用的考试技术还是针对学生发展结果进行的考核,并未重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因此,考试改革并不代表评价改革,二者不能处于等同状态。
考试和评价具有根本性的区别。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的言行,以及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中的言行,都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言行能够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严厉的话语能够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言行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非规范性评价,而教师在将这些评价变成日常化的形式之后,会通过随时评价和口头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进行评价,以此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但是考试相对于上述评价方式而言,是一种更为正规的评价方式,它可以根据相应的目的和要求进行命题考试,通过考试成绩可以看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通过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来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
因此,非规范性评价可以拓宽评价影响,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发展状况,还能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而这些都是通过考试和考试改革无法实现的。
中学化学评价改革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业评价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对化学课程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主观与客观评价,主要目的是判别化学教学质量的高低以及获得反馈信息,以便能够对教学质量进行改进和优化。
学业评价可以从社会、个性、学科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对于知识方面的评价,可以将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是否达标作为主要的评价内容;对于技能方面的评价,可以 将学生 在进 行化 学实验过 程中所 掌握 和运 用实验技 能的情 况作 为主 要的评价内容;对于情感方面的评价,可以将学生是否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否具有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等作为主要评价内容。此外,还应该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评价。
对于不同的学业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第一,在知识方面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考查、测验、提问等形式为主。对某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根据课题内容和课题标准,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然后对其进行考核。第二,在技能方面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以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以及对学生实验进行观察等形式为主。第三,在情感方面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行为分析、填写调查表、学生自我小结、课外面谈、课堂观察等方式。以上各种考核方法都可以作为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同时运用。
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对知识、技能和情感进行考核,不仅要注重终结性考试,还要重视过程性评价,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质量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并从中发现学生学习的非线性发展,结合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给予鼓励和帮助,以此提升教师“教”的水平,和学生“学”的质量。
采用观察理解评价模式。在中学化学的学业评价过程中,“观察理解”评价模式是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评价的有效方式。“观察理解”评价模式,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的书面测验成绩等进行常规评价,还要结合所有能够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真实反映的应答性资料进行综合评价。为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建立个人学习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小论文、实践总结、小制作,和其他可行性评价资料等。在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将上述所有资料整合到一起进行综合评定。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化学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实验考核的重视程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设计的实验内容、操作步骤、操作方法、完成实验的结果、实验报告等所有能够反映学生真实情况的资 料对 学生进 行综 合评定。在中学化学的每一个学期中,学校需要对学生进行一次以上的实验考查。
教学评价结果可以通过学业成绩直观地反映出来。每个学生的学业成绩,最好能结合平时成绩、考试成绩、期末考查、调查报告、实验考核成绩、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论文成绩等进行综合评定。这相对于以往单独根据考试成绩而进行的评价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有助于学生真正实现成长和发展。
中学化学考试改革
在对中学化学进行考试评价改革的过程中,考试作为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使考试改革和评价改革相辅相成、联系密切。其中,对于中学化学考试改革的重点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考试内容方面的改革。从考试内容方面来看,考试评价改革之后,中学化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 的能力 加强 了重视。也就是说,新的考试内容更加重视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的发展,而减弱了记忆性考试内容的比重。考试命题要结合中学化学课程标准,避免出现怪题和偏题等现象。
考试方式方面的改革。通过对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可以应用多种方法,突破传统考试方式的限制,同时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考试方式的多样化可以体现出评价思想和评价方式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例如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报告、科学 研究、论文等方式。之前采用的纸笔测试只是作为考试评价的一种方式,对于发散性思维之类的内容可以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可以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考试有效结合到一起,提升 考试 评价的 公平 公正性。与此同时,还可以尝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考试机会,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现同一考试内容,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考试形式,这样学生就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空间,也有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考试还可以通过分项、分类的形式开展,强化综合性评价。
考试结果方面的改革。在处理考试结果方面进行改革之后,要求不能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同时也不能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名,而是要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指导,帮助学生进步。无论是考试还是评价,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进步和发展。所以,针对考试结果,应该摒弃之前的方式,加强对结果的分析指导,找到学生的薄弱之处,为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帮助他们改进,而不是通过成绩和排名来增强学生的压力,以“加压”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成长,这样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由此可见,在考试结果方面的改革可以真正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
升学考试和招生制度方面的改革。新的升学考试和招生制度改变了以往将整体分数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思想观念。在新的升学考试和招生制度中,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逐渐将其他方面的评价结果纳入录取标准中,例如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特长(艺术、体育、科技特长等)、学校推荐性评语等。对综合实践活动、艺术及科学类实验操作考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以书面笔试和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行升学考试和毕业考试相分离的新模式,升学考试具有选拔的性质,而毕业考试则重点考查 学生 是否 具备毕 业条件。逐渐增加学校的招生自主权,部分地区在中招录取中增设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