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需要掌握的三个方面
文章字数:
文言文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只有掌握了下面的三个方面,才能更好地读懂文言文。
要掌握“通假字”
所谓“通假字”,是指“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祸首”之一。“通假字”虽然本质上属于错字或别字,但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的,“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秦伯说”,“说”通“悦”,高兴;“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词;“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增加。
识别通假字和本字有三条依据:一是通假字和本字的上古读音相同或相近;二是通假字和本字字义间一般来说没有联系,只在读音上有关联;三是通假字和本字应该都在同一历史平面上出现。
根据通假字和本字的关系,通假现象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就读音而言,通假字可分为“音同通假”和“音变通假”。“音同通假”分为“声符相同”的,如“禽、擒”;“声符不同”的,如“由、犹”。“音变通假”中又分“双声通假”,如“亡、无”;“叠韵通假”,如“信、伸”。二是就字形笔画而言,通假字可分为“异文通假”,如“矢、屎”;“省文通假”,如“反、返”;“增文通假”,如“指、旨”;“偏旁通假”,如“唱、倡”。
由于很多通假字可以从“形声字”的偏旁结构中看出来,所以分析字形笔画,对识别通假字很有帮助。根据前面所说的划分方法,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种:
一是通假字和本字虽然没有形体结构方面的共同点,但音同或音近,不限于形声偏旁的关系。如《鸿门宴》:“张良出,要项伯”,其中的“要”通“邀”。
二是声旁字代替形声字。如《送东阳马生序》:“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其中的“支”通“肢”。
三是用形声字代替声旁字。如《史记·屈原列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其中的“指”通“旨”。
四是用形声字代替形声字。如《列子·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其中的“匮”通“溃”。因二字声旁相同,都是“贵”字。再如《韩非子·五蠹》:“乡人谯之弗为动”,其中的“谯”通“诮”。因二字形旁相同,都是“言”旁。
要掌握三种特殊句式
一是“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代诗文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形式是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另一种形式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达到言简意繁的效果。例如《阿房宫赋》一文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修辞方法:“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不能理解为“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应翻译为“楼阁很多,到处都是”;“朝歌夜弦”不能理解为“早上唱歌,晚上弹琴”,应翻译为“日夜弹唱”;“烟斜雾横”即“烟雾斜横”,应翻译为“烟雾缭绕”,不能拆开理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不能理解为“燕国赵国收藏的珠玉,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的瑰宝奇珍”,应翻译为“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统治者拥有的金玉珍宝”;“直栏横槛”不能理解为“直的栏杆和横的栏杆”,应翻译为“栏杆纵横”。
二是“倒装”。即古人在写作时为了表达的需要,特意将某个词、某个句子语序颠倒的一种修辞手法。
这种倒置在诗词的内容上起不到什么作用,但在形式上可以改变诗句中词与词表面的语法关系。例如《兰亭集序》中运用“倒装”的句子:“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结构后置,应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应为“当其于所遇欣”;“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应为“虽无盛之丝竹管弦”。再例如周邦彦《苏幕遮》中的“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是“梦小楫轻舟,入芙蓉浦”的“倒装”。
三是名词并列。所谓“名词并列”,是指把几个表示事物、景象的名词并列在一起,构成一句话。
例如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诗各以三个名词构成工整的对仗,以典型的时间、典型的地点、典型的战备描绘出一幅浩浩荡荡的出师图,两句中没有一个动词或虚词勾连点缀,却显得顿挫有力,并渲染了悲壮气氛,刻画出了庄严肃穆,也使作者早年的雄心壮志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这种完全用名词并列组成的诗(词)句,实质上是将句中的动词隐去,从而造成一种意象上的跳跃。这种跳跃不仅使诗句变得精练隽永,而且更加含蓄有味。再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两句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可分解为十个景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字一词组合在一起,构成名词性短语,将短语巧妙罗列在一起,写出了诗人的羁愁和野外的景况。其次,这种句式虽然隐去了动词,但在名词和名词之间,我们仍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动词效果的存在。诗人将动词隐去,是因为这种句式可以形成一种诗意的跳跃。
要掌握常见古今同形异义词的词义
所谓同形异义词,是指古代的许多词,现代汉语只继承了它的词形,但词义却有明显的差异。汉语和世界上其他的语言一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有许多古代语言我们今天已经不那么说了。有些词汇,虽然现代汉语还在运用,但意义已经和古代完全不同了,或者还保留有部分的意义,另一部分的意义却已有了很大的差别。
下面就把一些常见的古今同形异义词的词义写下,供读者参考学习。
少:《口技》中“宾客意少舒”,副词,稍稍。现代汉语多为“多少”的“少”或“少年”的“少”。只在“少候”“少待”这样的词语里,还有“稍稍”义。
是:《西门豹治邺》中“是女子不好”,代词,这、这个。在现代汉语里一般作判断词,有时有“对”“的确”“凡是”“适合”等义。总之,已不作代词使用。只有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还保有此义。
汤:《两小儿辩日》中“及其日中如探汤”,名词,热水。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指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只有成语“赴汤蹈火”“金城汤池”还有“热水”义。
会:《口技》中“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现代汉语多为“聚合”“见面”“会见”“懂得”“熟习”等义。
益:《扁鹊见蔡桓公》中“不治将益深”,副词,越、更加。有的地方有“增加”“添”等义。在现代汉语里一般为“好处”“有益的”。在成语“多多益善”“精益求精”中有“更加”义,而“延年益寿”有“增加”义。
名:《口技》中“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现代汉语多为“名字”“名声”“出名的”等义。在成语“莫名其妙”中有“说出”义。
顾:《隆中对》中“将军宜枉驾顾之”,动词,拜访。现代汉语里作“回头看”“看”“照顾”等义。成语“三顾茅庐”里的“顾”是“拜访”的意思。
安:《卖油翁》中“尔安敢轻吾射”,疑问代词,怎么,有时也作“哪里”。现代汉语一般为“安定”“平安”“安装”等义。
趣:《西门豹治邺》中“弟子趣之”,动词,催促。现代汉语则为“趣味”“志趣”等义。
走:《口技》中“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动词,跑。现代汉语中“跑”的意义已消失,只有成语“走马观花”“走马上任”里有“跑”义。
止:《黔之驴》中“止有剩骨”,副词,只。“止”在现代汉语里一般为“停止”“拦阻”“截止”等义,偶尔也出现“只”的意义。如:这种事你干过不止一次了。
妻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却看妻子愁何在”,指妻和子。“妻子”在现代汉语中已没有了“妻和子”的词义,变为专指男性的配偶了。
要掌握“通假字”
所谓“通假字”,是指“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祸首”之一。“通假字”虽然本质上属于错字或别字,但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的,“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秦伯说”,“说”通“悦”,高兴;“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词;“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增加。
识别通假字和本字有三条依据:一是通假字和本字的上古读音相同或相近;二是通假字和本字字义间一般来说没有联系,只在读音上有关联;三是通假字和本字应该都在同一历史平面上出现。
根据通假字和本字的关系,通假现象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就读音而言,通假字可分为“音同通假”和“音变通假”。“音同通假”分为“声符相同”的,如“禽、擒”;“声符不同”的,如“由、犹”。“音变通假”中又分“双声通假”,如“亡、无”;“叠韵通假”,如“信、伸”。二是就字形笔画而言,通假字可分为“异文通假”,如“矢、屎”;“省文通假”,如“反、返”;“增文通假”,如“指、旨”;“偏旁通假”,如“唱、倡”。
由于很多通假字可以从“形声字”的偏旁结构中看出来,所以分析字形笔画,对识别通假字很有帮助。根据前面所说的划分方法,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种:
一是通假字和本字虽然没有形体结构方面的共同点,但音同或音近,不限于形声偏旁的关系。如《鸿门宴》:“张良出,要项伯”,其中的“要”通“邀”。
二是声旁字代替形声字。如《送东阳马生序》:“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其中的“支”通“肢”。
三是用形声字代替声旁字。如《史记·屈原列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其中的“指”通“旨”。
四是用形声字代替形声字。如《列子·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其中的“匮”通“溃”。因二字声旁相同,都是“贵”字。再如《韩非子·五蠹》:“乡人谯之弗为动”,其中的“谯”通“诮”。因二字形旁相同,都是“言”旁。
要掌握三种特殊句式
一是“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代诗文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形式是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另一种形式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达到言简意繁的效果。例如《阿房宫赋》一文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修辞方法:“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不能理解为“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应翻译为“楼阁很多,到处都是”;“朝歌夜弦”不能理解为“早上唱歌,晚上弹琴”,应翻译为“日夜弹唱”;“烟斜雾横”即“烟雾斜横”,应翻译为“烟雾缭绕”,不能拆开理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不能理解为“燕国赵国收藏的珠玉,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的瑰宝奇珍”,应翻译为“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统治者拥有的金玉珍宝”;“直栏横槛”不能理解为“直的栏杆和横的栏杆”,应翻译为“栏杆纵横”。
二是“倒装”。即古人在写作时为了表达的需要,特意将某个词、某个句子语序颠倒的一种修辞手法。
这种倒置在诗词的内容上起不到什么作用,但在形式上可以改变诗句中词与词表面的语法关系。例如《兰亭集序》中运用“倒装”的句子:“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结构后置,应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应为“当其于所遇欣”;“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应为“虽无盛之丝竹管弦”。再例如周邦彦《苏幕遮》中的“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是“梦小楫轻舟,入芙蓉浦”的“倒装”。
三是名词并列。所谓“名词并列”,是指把几个表示事物、景象的名词并列在一起,构成一句话。
例如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诗各以三个名词构成工整的对仗,以典型的时间、典型的地点、典型的战备描绘出一幅浩浩荡荡的出师图,两句中没有一个动词或虚词勾连点缀,却显得顿挫有力,并渲染了悲壮气氛,刻画出了庄严肃穆,也使作者早年的雄心壮志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这种完全用名词并列组成的诗(词)句,实质上是将句中的动词隐去,从而造成一种意象上的跳跃。这种跳跃不仅使诗句变得精练隽永,而且更加含蓄有味。再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两句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可分解为十个景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字一词组合在一起,构成名词性短语,将短语巧妙罗列在一起,写出了诗人的羁愁和野外的景况。其次,这种句式虽然隐去了动词,但在名词和名词之间,我们仍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动词效果的存在。诗人将动词隐去,是因为这种句式可以形成一种诗意的跳跃。
要掌握常见古今同形异义词的词义
所谓同形异义词,是指古代的许多词,现代汉语只继承了它的词形,但词义却有明显的差异。汉语和世界上其他的语言一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有许多古代语言我们今天已经不那么说了。有些词汇,虽然现代汉语还在运用,但意义已经和古代完全不同了,或者还保留有部分的意义,另一部分的意义却已有了很大的差别。
下面就把一些常见的古今同形异义词的词义写下,供读者参考学习。
少:《口技》中“宾客意少舒”,副词,稍稍。现代汉语多为“多少”的“少”或“少年”的“少”。只在“少候”“少待”这样的词语里,还有“稍稍”义。
是:《西门豹治邺》中“是女子不好”,代词,这、这个。在现代汉语里一般作判断词,有时有“对”“的确”“凡是”“适合”等义。总之,已不作代词使用。只有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还保有此义。
汤:《两小儿辩日》中“及其日中如探汤”,名词,热水。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指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只有成语“赴汤蹈火”“金城汤池”还有“热水”义。
会:《口技》中“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现代汉语多为“聚合”“见面”“会见”“懂得”“熟习”等义。
益:《扁鹊见蔡桓公》中“不治将益深”,副词,越、更加。有的地方有“增加”“添”等义。在现代汉语里一般为“好处”“有益的”。在成语“多多益善”“精益求精”中有“更加”义,而“延年益寿”有“增加”义。
名:《口技》中“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现代汉语多为“名字”“名声”“出名的”等义。在成语“莫名其妙”中有“说出”义。
顾:《隆中对》中“将军宜枉驾顾之”,动词,拜访。现代汉语里作“回头看”“看”“照顾”等义。成语“三顾茅庐”里的“顾”是“拜访”的意思。
安:《卖油翁》中“尔安敢轻吾射”,疑问代词,怎么,有时也作“哪里”。现代汉语一般为“安定”“平安”“安装”等义。
趣:《西门豹治邺》中“弟子趣之”,动词,催促。现代汉语则为“趣味”“志趣”等义。
走:《口技》中“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动词,跑。现代汉语中“跑”的意义已消失,只有成语“走马观花”“走马上任”里有“跑”义。
止:《黔之驴》中“止有剩骨”,副词,只。“止”在现代汉语里一般为“停止”“拦阻”“截止”等义,偶尔也出现“只”的意义。如:这种事你干过不止一次了。
妻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却看妻子愁何在”,指妻和子。“妻子”在现代汉语中已没有了“妻和子”的词义,变为专指男性的配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