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充实而丰盈的人生
文章字数:
□本报记者 孔祥娜
——你也被“分流”了?
——你也被“融通”了?
这,是当下职教生中最流行的有点自嘲的问话。从1996年通过的第一版《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分流的概念,到2022年5月1日新版《职业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一直以来大多数职教生都认为自己是处在“被边缘化”的状态,然而记者在近几年的访谈中却发现,这种情况正在悄然间发生着改变。
“破圈”的职教生:背后有强大市场的支撑
于思楠是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今年毕业后,他如愿进入了当地的一家中型企业。
“我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但是我没有选择上高中,直接上了宝职院,对标就业,一步到位。”于思楠告诉记者。在陕西省宝鸡市像于思楠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尤其是家就在宝鸡的学生。
于思楠的父亲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第一,家里只有这一个男娃,不想让孩子远赴他乡就业。第二,不上大学直接上职院,几年就可以直接工作,节省了一大笔费用。第三,工作不愁找,还没毕业,企业就去学校“预定”了。第四,签的企业的工资比上完大学再考研再参加工作还要高出个二至三千元,何乐而不为呢?
学机械的于思楠为了工作后在技术上有更大的进步,在学校学习期间非常努力,整个人的状态很积极。据记者了解,宝鸡某齿轮厂的一个高级车工的收入确实可观,甚至比一个设计上的工程师更金贵。
比起于思楠,就读于江苏宿迁职业技术学院的王海晨要“平淡”了很多。王海晨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最终“被迫”选择了这所学校。他说他也曾经迷茫过,也曾不知道未来的希望在哪里。入学第二年,他喜欢上了珠宝设计,他计划在学校先好好学习基本的东西,再通过“高升本”继续深造。他梦想着将来成为一名知名珠宝设计师,“即使成不了,我也可以去广东做个‘小众’设计师,再在深圳开个自己的档口……”王海晨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
宝鸡市拥有一批中小企业,江苏省的工业基础也非常雄厚,市场的需求和支撑给了于思楠、王海晨这类职教生一个职业舞台,让他们在上面演绎自己人生的精彩。
“半躺平者”:行业优势营造了一个“相对舒适区”
现就读于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李甬至,正在读“职二”。与王海晨不同的是,他对未来没有那么多憧憬,也不想在学业上“太过于用力”。“现在在忙着谈恋爱,好不容易遇到了喜欢的女孩,我得抓住机会。”李甬至说,“学业上差不多就行了,反正我们这个专业,这几届学生都是没毕业就被铁路上‘定’走了。将来也很明确,就是铁路上的技术工人,不忙,不累,也不卷。”
李甬至对自己现在的状态挺满意,对将来的就业也很知足。他表示自己不喜欢卷,也不眼热这几年愈演愈烈的考研、考公大战,觉得“平平淡淡才是真”。他说,将来他会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负责。
与李甬至相同的是,刘佳豪最近也变得“佛系”了。就读于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刘佳豪原本不是这样的。他之前学习非常刻苦,计划着上“5+3”,计划着考研……“那个暑假我在学校复习功课,就没有回家帮忙做农活。我父亲因为赶着为麦农多收割一会儿,天黑返回时车滑到了沟里,腿摔坏了。母亲又有病,还有个弟弟,我得多帮着家里些。”刘佳豪说,“现在少点学习时间也没关系,反正我学的专业找工作不太难。先工作挣钱,到了岗位上再说。”刘佳豪给这个规划叫作“佛系规划”。他表示,国家和学校给予他经济上的帮扶减轻了他的压力,他不是很焦虑。
李甬至和刘佳豪所就读的学校及专业所涉及的行业背景和行业现状减缓了他们的就业焦虑,让他们能按照顺序一步一步往前走。
“罐中人”:罐里装的是空虚与迷茫
“我学的是幼师,将来就是孩子王。”家在渭南的孙晓宇一脸无奈地说。孙晓宇表示,她不喜欢学习,就是这所学校还是父母托熟人帮她找的,也是父母“逼着”她学幼师的,说幼师可以“随便找个工作”,家里不指望她挣钱。
孙晓宇的父母常年在西安市打工,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她,特别渴望有一个男朋友,她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孙晓宇入学2年来已经谈了3个男朋友了,最终都无果,这让她非常伤心,没有心思去学习。“我觉得很空虚,渴望被爱来充实。”孙晓宇说。
孙晓宇的母亲对孩子的表现很无奈,她介绍说学校的老师已经来家里好几次了,想着一起把孩子“拉回来”。
与孙晓宇不同,刘子钰是掉进了“爱的海洋”。刘家三代人,四个叔伯的孩子都是男孩。作为刘氏“大家族”里唯一一个女孩,她从小便备受各位长辈的宠爱。这养成了刘子钰任性骄纵的性格。上小学时,家里人就已经“管不了”她了。
初二时,就因为文身被学校“谈话”,中考后,二伯给她找了一所职业学校。当记者问及为何不知道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时,刘子钰表示,中学那个班主任总说我是个“破罐子”,那我就是!在刘子钰看来,除了学习外什么都有意思,追剧、玩游戏、谈恋爱、甚至发呆……对此情况,刘子钰的家长还是很心焦。
就记者在近些年采访中所接触到的近百名职教生的情况来看,昂扬向上的“奋斗者”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产业发达的地区更是如此。笔者相信,全国中职生和高职生3000万(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2022 年)》中的数据),主流是好的,能撑起我们将来的“大国工匠”。
虽然,其中少数在生活的海洋里暂时迷失了方向,或者中途“动力”出现了问题,但不必太过于“忙慌”,学校和家庭以及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发力,用科学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正确持久的教育方式持续引导,让孩子们成长成才,有益于社会。
(应受访者要求,以上学生姓名均为化名)
——你也被“分流”了?
——你也被“融通”了?
这,是当下职教生中最流行的有点自嘲的问话。从1996年通过的第一版《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分流的概念,到2022年5月1日新版《职业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一直以来大多数职教生都认为自己是处在“被边缘化”的状态,然而记者在近几年的访谈中却发现,这种情况正在悄然间发生着改变。
“破圈”的职教生:背后有强大市场的支撑
于思楠是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今年毕业后,他如愿进入了当地的一家中型企业。
“我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但是我没有选择上高中,直接上了宝职院,对标就业,一步到位。”于思楠告诉记者。在陕西省宝鸡市像于思楠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尤其是家就在宝鸡的学生。
于思楠的父亲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第一,家里只有这一个男娃,不想让孩子远赴他乡就业。第二,不上大学直接上职院,几年就可以直接工作,节省了一大笔费用。第三,工作不愁找,还没毕业,企业就去学校“预定”了。第四,签的企业的工资比上完大学再考研再参加工作还要高出个二至三千元,何乐而不为呢?
学机械的于思楠为了工作后在技术上有更大的进步,在学校学习期间非常努力,整个人的状态很积极。据记者了解,宝鸡某齿轮厂的一个高级车工的收入确实可观,甚至比一个设计上的工程师更金贵。
比起于思楠,就读于江苏宿迁职业技术学院的王海晨要“平淡”了很多。王海晨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最终“被迫”选择了这所学校。他说他也曾经迷茫过,也曾不知道未来的希望在哪里。入学第二年,他喜欢上了珠宝设计,他计划在学校先好好学习基本的东西,再通过“高升本”继续深造。他梦想着将来成为一名知名珠宝设计师,“即使成不了,我也可以去广东做个‘小众’设计师,再在深圳开个自己的档口……”王海晨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
宝鸡市拥有一批中小企业,江苏省的工业基础也非常雄厚,市场的需求和支撑给了于思楠、王海晨这类职教生一个职业舞台,让他们在上面演绎自己人生的精彩。
“半躺平者”:行业优势营造了一个“相对舒适区”
现就读于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李甬至,正在读“职二”。与王海晨不同的是,他对未来没有那么多憧憬,也不想在学业上“太过于用力”。“现在在忙着谈恋爱,好不容易遇到了喜欢的女孩,我得抓住机会。”李甬至说,“学业上差不多就行了,反正我们这个专业,这几届学生都是没毕业就被铁路上‘定’走了。将来也很明确,就是铁路上的技术工人,不忙,不累,也不卷。”
李甬至对自己现在的状态挺满意,对将来的就业也很知足。他表示自己不喜欢卷,也不眼热这几年愈演愈烈的考研、考公大战,觉得“平平淡淡才是真”。他说,将来他会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负责。
与李甬至相同的是,刘佳豪最近也变得“佛系”了。就读于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刘佳豪原本不是这样的。他之前学习非常刻苦,计划着上“5+3”,计划着考研……“那个暑假我在学校复习功课,就没有回家帮忙做农活。我父亲因为赶着为麦农多收割一会儿,天黑返回时车滑到了沟里,腿摔坏了。母亲又有病,还有个弟弟,我得多帮着家里些。”刘佳豪说,“现在少点学习时间也没关系,反正我学的专业找工作不太难。先工作挣钱,到了岗位上再说。”刘佳豪给这个规划叫作“佛系规划”。他表示,国家和学校给予他经济上的帮扶减轻了他的压力,他不是很焦虑。
李甬至和刘佳豪所就读的学校及专业所涉及的行业背景和行业现状减缓了他们的就业焦虑,让他们能按照顺序一步一步往前走。
“罐中人”:罐里装的是空虚与迷茫
“我学的是幼师,将来就是孩子王。”家在渭南的孙晓宇一脸无奈地说。孙晓宇表示,她不喜欢学习,就是这所学校还是父母托熟人帮她找的,也是父母“逼着”她学幼师的,说幼师可以“随便找个工作”,家里不指望她挣钱。
孙晓宇的父母常年在西安市打工,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她,特别渴望有一个男朋友,她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孙晓宇入学2年来已经谈了3个男朋友了,最终都无果,这让她非常伤心,没有心思去学习。“我觉得很空虚,渴望被爱来充实。”孙晓宇说。
孙晓宇的母亲对孩子的表现很无奈,她介绍说学校的老师已经来家里好几次了,想着一起把孩子“拉回来”。
与孙晓宇不同,刘子钰是掉进了“爱的海洋”。刘家三代人,四个叔伯的孩子都是男孩。作为刘氏“大家族”里唯一一个女孩,她从小便备受各位长辈的宠爱。这养成了刘子钰任性骄纵的性格。上小学时,家里人就已经“管不了”她了。
初二时,就因为文身被学校“谈话”,中考后,二伯给她找了一所职业学校。当记者问及为何不知道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时,刘子钰表示,中学那个班主任总说我是个“破罐子”,那我就是!在刘子钰看来,除了学习外什么都有意思,追剧、玩游戏、谈恋爱、甚至发呆……对此情况,刘子钰的家长还是很心焦。
就记者在近些年采访中所接触到的近百名职教生的情况来看,昂扬向上的“奋斗者”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产业发达的地区更是如此。笔者相信,全国中职生和高职生3000万(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2022 年)》中的数据),主流是好的,能撑起我们将来的“大国工匠”。
虽然,其中少数在生活的海洋里暂时迷失了方向,或者中途“动力”出现了问题,但不必太过于“忙慌”,学校和家庭以及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发力,用科学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正确持久的教育方式持续引导,让孩子们成长成才,有益于社会。
(应受访者要求,以上学生姓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