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将高质量调查研究开展在校园里
——《自学考试报》编辑部深入基层学校调研手记(上:韩城篇)
文章字数:

美术老师展示学生制作的泥塑
 

  排队赶往食堂的小学生向我们打招呼

六年级(2)班语文课分组讨论

  □孔祥娜 孙颖璐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陕西教育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闻声而动、细心安排。4月,全社编采人员开始深入三秦大地上的多所基层学校,倾听教师声音,学习教学细节,发现教育问题,发掘教育故事。
  《自学考试报》编辑部编辑在认真学习调研“五字诀”后,分别于5月底和6月初,到达韩城市和延安市的目标学校,住校一周,学习调研,并用文字记录下亲身感悟。
  一
  5月22日,上午,11点32分,蓝天白云相映生辉。
  复兴号准时开动,载着《自学考试报》编辑部的编辑们奔向数百里外那所闻名已久的学校——韩城市桢州学校(以下简称桢州学校),追寻学校何以声名远播的答案。
  14点50分,列车徐徐驶入韩城站。此时,桢州学校的两位老师已等候在出站口了。从车站到学校的路上,教师雷玉莹和陈斯彧为编辑介绍起这所学校几年来所创造的“传奇”:建校7年时间,便以优秀的幼小教育水平以及远超其他兄弟学校的中考成绩,一跃为当地和周边地区家长的“心仪学校”,现在除了学区内学位外,偶尔富余出的学位已“一位难求”。
  编辑追问两位老师:从行政的角度看,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现在的结果?“我觉得教师都紧紧地团结在校长周围,不打折扣地落实学校的各项要求,是一个重要原因。推动教师们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对校长由衷的爱戴。”校办主任雷玉莹说。
  “教师们的干劲和责任心都特别足,每个人都很开心,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主管学校宣传的陈斯彧说。
  车子很快到了学校门口,桢州学校幼儿园黄娟丽副园长、小学部张晓校长以及初中部的张红军校长迎了上来。大家一边向会议室走去,一边交谈着。
  “校长聚焦主业,学校氛围营造得非常好,可谓风清气正,这可能是个很根本的原因。”当编辑问及学校中考成绩何以连续大跨步迈进时,张红军说,“在这样的氛围里,你会不自觉就克服了职业倦怠感,觉得事业大有可为。从教学管理者角度来讲,这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
   二
  5月23日,中午。去小学部的路上,正赶上小学生们放学集体去学校餐厅。学生们一个个活力十足、笑逐颜开。孩子们见到我们立刻停下,热情地用充满稚嫩的童音喊着:老师好,老师好!其中几个稚童情不自禁地蹦跳起来,眼睛眯成了一道道月牙,着实可爱。
  17点40分。我们进入行政楼。在十字路口,映入眼帘的是“学习驿站”。紧挨着“学习驿站”,人民日报和CHINA DAI-LY 的大报栏吸引了编辑的注意。此时,已是学生的晚饭时间,不知从哪里传来的英文广播传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声音清晰、音乐昂扬。
  我们正谈着,忽然迎面走来一名校服没有穿好的小学生。“毛豆,你的校服怎么了?”幼、小学部校长张晓脱口而出的话,让编辑颇感惊讶,惊讶于她竟然对3千多名学生中的一名孩子的小名,都这样熟悉。正当张晓走过去帮毛豆整理衣服时,路那边又走过来2名个子高些的学生,看样子像是高年级的学生。其中一名学生的脚好像受了伤,另一名同学搀扶着他上斜坡。张晓同样不假思索地喊出了同学的姓名,问他们怎么不去取轮椅?两名同学眼含感激,连忙解释,说轮椅刚刚才还回去,随后,慢慢地走远了……
  5月24日,早上8点。编辑走进学校的高中部。高中部的王亚峰校长刚开完高考准备会,走下教学楼迎接我们。学生们也刚下课,三三两两讨论着,按顺序走下楼梯……每一位走过楼道出口的学生,见到王亚峰正在和编辑交谈,便用目光招呼示意,眼睛里全是藏不住的敬爱。还未多加交谈,王亚峰又急赶着去参加教研会了。
  三
  桢州学校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不仅把孩子们带进了一个颇具妙趣的知识世界,也让编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六年级(2)班,语文课堂,《马兰的孩子》整本书阅读·读书分享。
  靳王博老师带着同学们以人物为线索,简单回顾了书中的故事,引导学生为这些人物起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马兰人。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请大家自己说一说,在书中找一找。”
  “缺少水和食物的地方。”
  “环境恶劣,物资匮乏的地方。”
  “有沙尘暴,很容易吞噬人的生命的地方。”
  “一个美丽而让人捉摸不透的地方。”
  学生们各抒己见。
  “大家觉得这个地方美在哪儿?”“难以捉摸在哪?”靳老师继续提问。
  “美在落日时的晚霞。”
  “美在了心灵。”
  “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很美。”
  “开放的马兰花很美。”
  “难以捉摸在有时会卷起沙尘暴、龙卷风。”
  “还有很多传说。”
  ……
  靳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探寻主题,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再参加辩论。学生们积极踊跃,思绪飞扬……
  讨论结束时,靳老师适时地点评道:“面临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决策,但是对于书中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来说,他们所做的决策是最合适的。生活中面临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能过多地责备别人,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不可能让他们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做出完美的决策。这是我们从书中应该读出的道理。”一堂读书分享课在欢快的手风琴下课铃音中,结束了。
  这堂课活跃的气氛,老师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向引导,学生们善于思考、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表现,都给编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年级(8)班,数学课堂。
  这堂课是针对上周查漏补缺 开 展 的“ 应 用题 专 项 训练”——画图建模。苏小勇老师先用提问引入了“画图建模”的概念,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数学小讲师”“举一反三”、巩固提高等方式抛出四个思考题目,经学生思考讨论后,再举手上讲台为大家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每道题学生讲解后,苏老师对题目再作规范的解答。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体现。他们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发现了疑难,明确了重点和难点,体会了探索的乐趣,同时还拓展了思维,提高了表达能力。教师点拨时,讲的是学生们感兴趣的知识,精力自然集中,听得明白,效果必然会增强。通过“见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四年级(3)班,美术课堂。
  这节课的内容是制作淮阳泥泥狗泥塑。宁鑫老师通过视频向学生们介绍了什么是泥泥狗,然后带着学生一起回顾泥泥狗是哪里的,关于泥泥狗有什么样的传说,泥泥狗是什么颜色的,泥泥狗是一只狗吗,泥泥狗的形象,接着引申到人们对泥泥狗寄予的美好愿望和寓意——健康、美好、长寿、开心。
  最后的作品展示环节由各小组学生们分享自己的作品,说说想把它送给谁,赋予怎样的寓意。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这个作品的寓意是幸福美满、平安、健康,我想把它送给后面听课的老师。”编辑不仅感动于学生把小组集体劳动的成果和美好的祝福送给了自己,更感叹于宁老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巧妙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还将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于“无形”中。
  无论在哪个教室听课,编辑都看到每个小学生桌旁都挂着一个印有“清澈明朗 永怀善意”的帆布袋,男生的布袋是蓝色,女生的布袋是红色。这是桢州学校对义务教育段学生实施的“学生不背书包回家”的举措之一,学生作业全部在学校完成,回家后再也没有书写作业,帆布袋是供学生携带背诵资料和物品所用。
  除了生动有趣的课堂,课堂之外的氛围也非常浓厚,时刻熏陶着学生们不断涵养载物厚德和各种求知欲。
  学校的最北侧有一片“自留地”,“自留地”的“开心农场”里有挂满枝头等待成熟的西红柿,有葱郁的韭菜,有圆滚滚的包菜,有从土壤中呼之欲出的白萝卜,有正在开花结果的南瓜架,还有校长和学生刚刚种下的辣椒苗……
  看着这生机勃勃的菜园,编辑已想象到孩子们收获自己种植、照料的蔬菜时的喜悦心情。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被精心设计为无声的教育场所:校园门口的温馨提示表达着学校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品质;校长的开放办公室里,每天都为学生们准备一大玻璃桶饼干,学生可以随时过来免费自取健康的零食……
  整个学校就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校长爱老师,老师爱孩子,孩子爱老师,老师爱校长,这样一个良性循环让整个校园充满了爱,而这种爱的驱动使得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昂扬的精神充盈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样润物无声、润心无形的校园里,教师和学生于不知不觉间,便充满前行的力量。自然,老百姓就会满意。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