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宽广大道
文章字数:
不少老师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搞教学研究会增加自己的负担,本来教学任务就繁重,自己再搞教学研究精力会不够。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教学研究能大大促进我们的教学,教学研究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宽广大道。
教学研究把教师从“苦海”中解救出来
我认识两位中学语文老师,一位兢兢业业地教书,一切都按学校的要求做。可是,几十年下来,他的教学水平不升反降,不少学生反映他教得不好。校长找他谈话,他气得和校长大吵一架,他说自己这么卖力,一定是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在找他的事。
另一位老师,他教书时间虽然不到十年,可是他注重教学研究,自己订阅了不少教学类报刊,也发表了不少教学研究论文。他知识渊博,教学方法灵活,深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也非常好。并且这位老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把生活过得很有情趣。
这里其实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学研究会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水平,让我们举重若轻。
记得有一年,我去陕西渭南某学院附中给学生作有关高考作文写作的报告。在报告开始前,我要了一百个学生的作文本,粗略翻了一下,发现这些学生在写作文时喜欢用历史材料作为素材。
在讲座时,我指出他们应该改变素材运用策略,可以引用时事和故事,可以用生活中发生的事,可以用课外阅读材料……我举了很多例子。学校语文老师说:“王老师,我们教了十年,甚至几十年语文,怎么没发现学生在作文选材上的这个问题呢!”我说,那是因为你们没有研究,我在讲座前做了一个小时的研究。因为报告很有针对性,师生们反映效果非常好。各位朋友看看,做一点教学研究效果是不是很神奇呢?
搞教学研究有一种方法,叫作教育叙述。我认识的两位语文老师也在这样做,他们都善于记录教育教学过程,十几年下来,已经写了几十万字。可是结果是什么呢?一个成了全国有名的语文名师,另一位却从教高中到教初中再到教小学,而且一直都不受欢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原因是这样的,我们记录的目的是教学反思,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第一位教师不光记录,而且还反思总结;第二位教师只是记录,满是情绪化的内容。另外一方面,第一位教师注意理论学习,重视回应各方面诉求;而第二位教师比较自我和封闭。
以开放的心态,重视有意义的交流
很多教师不大注意交流学习,其实这是不对的。许多有教学成绩的一线教师和一些教育教学专家对我们提高教学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我认识许多语文教学名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善于向行家学习、向专家学习。我有一位朋友,如果有外地来讲学的专家,他就去和专家交流学习。因此,他的教学水平提高非常快。
可是有些语文老师,他们不善于交流学习。学校有名师,但他们视而不见,从不去虚心请教。记得十多年前,著名作文专家杨初春来陕西师范大学讲学,外县几位语文老师专程从数百里外赶来听讲,让我很感动,可是我身边的几位语文老师却不愿去听讲座。
我对读写教育的坚守与热爱,缘于我和陕西几位语文教育专家长期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我不仅看他们的著作,而且经常和他们交流、探讨,他们对教育执着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们的思想成果使我获益匪浅,给我继续思考和探索提供了很大帮助。我执着于读写教育的研究,也希望和中学语文教师交流我的思想。
必须处理好几个问题
一要处理好学校教学和自主性之间的关系。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教学安排,对一个教师成长有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有利的,一方面是不利的。在我看来,学校安排的教育交流活动对教师成长有利,教师要积极参与。因为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很有帮助。另一方面,有时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和教学安排并不科学,白白浪费教师的精力。所以,青年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学会化解这些不利因素。另外,青年教师要有主见,要对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说不,切不可逆来顺受。
二要处理好教学日常事务和自己长远成长之间的关系。
教师要发展自己的专业,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这个计划不但包括目标,还要包括如何整合资源和如何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教育成长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积累,所以要成长就要积累经验,不断在自己的经历中寻找有用的经验。教师的教学环境会受学校的教学安排、管理者变动和工作场所的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想要提升自己的青年教师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对策略。
三要克服自己的内在困难。
据我了解,不少青年教师在成长中停滞。究其原因,一是健康因素。不少教师教学任务重,还要做研究,再加之家庭负担,最后吃不消,身体出了状况,于是放弃了自己的成长计划。二是人际关系不好。有的教师或清高孤傲,或恃才放旷,他们在学校与领导、同事处不好关系,在成长中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因此,教师要成长,还要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三是有些教师处理不好情感和家庭问题,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就更谈不上自我成长了。所以教师在生活中要有智慧,要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成长空间。
要有长远规划
“风之积也不厚,其浮大翼也无力。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所有的成功都是长久积累的结果,想要成长,就必须耐得住寂寞,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决心与勇气。
许多教师是省市级名师,甚至是全国名师,细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名师为教研吃了不少苦头,有些甚至“为伊消得人憔悴”,这种精神让人唏嘘不已。我因担任《学子读写》总编,有幸结识了一些全国语文名师。
我认识一位河南语文名师邓老师。她告诉我,她自主研发了一套阅读教学的理论,可是她在教学实验阶段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全部反对,他们对她打破学校常规课程规划的做法十分不满,于是群起反对。当时她在一所初中,校长是一位老同志,他多次严令邓老师放弃实验教学,邓老师不听,他就停了邓老师的课。整整三年时间,邓老师无课可上,成了在学校晃荡的“闲人”。但邓老师并没有放弃,依然坚持自己的研究,完善自己的理论。很快转机来了,学校上任了一位年轻的校长,对邓老师的做法十分支持,这样邓老师从领导的“眼中钉”变成了“座上客”,她的教学理论得以在全校实施。邓老师的理论从学校到县市,再到省上,一直推广到了全国。有一次她来西安讲学,我们见面时聊起这些,真是感慨万千。
还有一位广东深圳的罗老师,她的阅读教学理论也经历了十余年的艰难探索。她说,有时感觉自己像是去西天取经的玄奘,一个人孤独地走在大漠中。她的教学实践,领导时而支持时而反对,但她不管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不放弃探索。十余年的时间,她的教学水平大大提高,还出版了自己的专著,她的教育探索事迹也被多家教育类报刊介绍,她成了名副其实的名师。
必须拿起手中的笔
前段时间,我的忘年交好友,七十多岁的陕西汉中语文名师、特级教师汪老师来西安。他说,其实名师是写出来的。一个教师教学再好,他的影响范围也就周围方圆几十里,可是他如果愿意总结,把自己在教学上的东西写出来,那情况就会不一样。一篇文章如果在报刊上发表,常常会被几万人甚至几十万的人看到,这样影响很快就会变大。我认为汪老师的话说得很有道理。
我认识西安市长安区东大初级中学的一位英语老师。他在班主任工作以及教学中都十分注意探索,并把探索成果形成文字,自费出了十多本小册子。他现在已经是全国有名的“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他多年的辛勤笔耕有很大关系。前几天和他聊天,他说:“现在80%的老师在教学中不想探索,只是应付。其实你做一些探索,并不会花你太多精力和金钱。”看着他非常精神、自信满满的样子,我直感叹,教研并不亏呀!
我有一位朋友是陕西省级语文某名师工作室的负责人,他之所以出名就是缘于发表的文章比较多。他说,只有写作,你的理念才会被更多的人熟知。所以,青年教师想要成长,必须要有总结意识和写作意识。
中国教育正在变革,可以探索的问题非常多。青年教师要快快行动起来,抓住这个机遇,多探索、多总结、多写作,让整个校园充满创造的活力。
教学研究把教师从“苦海”中解救出来
我认识两位中学语文老师,一位兢兢业业地教书,一切都按学校的要求做。可是,几十年下来,他的教学水平不升反降,不少学生反映他教得不好。校长找他谈话,他气得和校长大吵一架,他说自己这么卖力,一定是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在找他的事。
另一位老师,他教书时间虽然不到十年,可是他注重教学研究,自己订阅了不少教学类报刊,也发表了不少教学研究论文。他知识渊博,教学方法灵活,深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也非常好。并且这位老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把生活过得很有情趣。
这里其实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学研究会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水平,让我们举重若轻。
记得有一年,我去陕西渭南某学院附中给学生作有关高考作文写作的报告。在报告开始前,我要了一百个学生的作文本,粗略翻了一下,发现这些学生在写作文时喜欢用历史材料作为素材。
在讲座时,我指出他们应该改变素材运用策略,可以引用时事和故事,可以用生活中发生的事,可以用课外阅读材料……我举了很多例子。学校语文老师说:“王老师,我们教了十年,甚至几十年语文,怎么没发现学生在作文选材上的这个问题呢!”我说,那是因为你们没有研究,我在讲座前做了一个小时的研究。因为报告很有针对性,师生们反映效果非常好。各位朋友看看,做一点教学研究效果是不是很神奇呢?
搞教学研究有一种方法,叫作教育叙述。我认识的两位语文老师也在这样做,他们都善于记录教育教学过程,十几年下来,已经写了几十万字。可是结果是什么呢?一个成了全国有名的语文名师,另一位却从教高中到教初中再到教小学,而且一直都不受欢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原因是这样的,我们记录的目的是教学反思,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第一位教师不光记录,而且还反思总结;第二位教师只是记录,满是情绪化的内容。另外一方面,第一位教师注意理论学习,重视回应各方面诉求;而第二位教师比较自我和封闭。
以开放的心态,重视有意义的交流
很多教师不大注意交流学习,其实这是不对的。许多有教学成绩的一线教师和一些教育教学专家对我们提高教学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我认识许多语文教学名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善于向行家学习、向专家学习。我有一位朋友,如果有外地来讲学的专家,他就去和专家交流学习。因此,他的教学水平提高非常快。
可是有些语文老师,他们不善于交流学习。学校有名师,但他们视而不见,从不去虚心请教。记得十多年前,著名作文专家杨初春来陕西师范大学讲学,外县几位语文老师专程从数百里外赶来听讲,让我很感动,可是我身边的几位语文老师却不愿去听讲座。
我对读写教育的坚守与热爱,缘于我和陕西几位语文教育专家长期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我不仅看他们的著作,而且经常和他们交流、探讨,他们对教育执着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们的思想成果使我获益匪浅,给我继续思考和探索提供了很大帮助。我执着于读写教育的研究,也希望和中学语文教师交流我的思想。
必须处理好几个问题
一要处理好学校教学和自主性之间的关系。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教学安排,对一个教师成长有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有利的,一方面是不利的。在我看来,学校安排的教育交流活动对教师成长有利,教师要积极参与。因为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很有帮助。另一方面,有时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和教学安排并不科学,白白浪费教师的精力。所以,青年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学会化解这些不利因素。另外,青年教师要有主见,要对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说不,切不可逆来顺受。
二要处理好教学日常事务和自己长远成长之间的关系。
教师要发展自己的专业,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这个计划不但包括目标,还要包括如何整合资源和如何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教育成长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积累,所以要成长就要积累经验,不断在自己的经历中寻找有用的经验。教师的教学环境会受学校的教学安排、管理者变动和工作场所的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想要提升自己的青年教师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对策略。
三要克服自己的内在困难。
据我了解,不少青年教师在成长中停滞。究其原因,一是健康因素。不少教师教学任务重,还要做研究,再加之家庭负担,最后吃不消,身体出了状况,于是放弃了自己的成长计划。二是人际关系不好。有的教师或清高孤傲,或恃才放旷,他们在学校与领导、同事处不好关系,在成长中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因此,教师要成长,还要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三是有些教师处理不好情感和家庭问题,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就更谈不上自我成长了。所以教师在生活中要有智慧,要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成长空间。
要有长远规划
“风之积也不厚,其浮大翼也无力。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所有的成功都是长久积累的结果,想要成长,就必须耐得住寂寞,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决心与勇气。
许多教师是省市级名师,甚至是全国名师,细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名师为教研吃了不少苦头,有些甚至“为伊消得人憔悴”,这种精神让人唏嘘不已。我因担任《学子读写》总编,有幸结识了一些全国语文名师。
我认识一位河南语文名师邓老师。她告诉我,她自主研发了一套阅读教学的理论,可是她在教学实验阶段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全部反对,他们对她打破学校常规课程规划的做法十分不满,于是群起反对。当时她在一所初中,校长是一位老同志,他多次严令邓老师放弃实验教学,邓老师不听,他就停了邓老师的课。整整三年时间,邓老师无课可上,成了在学校晃荡的“闲人”。但邓老师并没有放弃,依然坚持自己的研究,完善自己的理论。很快转机来了,学校上任了一位年轻的校长,对邓老师的做法十分支持,这样邓老师从领导的“眼中钉”变成了“座上客”,她的教学理论得以在全校实施。邓老师的理论从学校到县市,再到省上,一直推广到了全国。有一次她来西安讲学,我们见面时聊起这些,真是感慨万千。
还有一位广东深圳的罗老师,她的阅读教学理论也经历了十余年的艰难探索。她说,有时感觉自己像是去西天取经的玄奘,一个人孤独地走在大漠中。她的教学实践,领导时而支持时而反对,但她不管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不放弃探索。十余年的时间,她的教学水平大大提高,还出版了自己的专著,她的教育探索事迹也被多家教育类报刊介绍,她成了名副其实的名师。
必须拿起手中的笔
前段时间,我的忘年交好友,七十多岁的陕西汉中语文名师、特级教师汪老师来西安。他说,其实名师是写出来的。一个教师教学再好,他的影响范围也就周围方圆几十里,可是他如果愿意总结,把自己在教学上的东西写出来,那情况就会不一样。一篇文章如果在报刊上发表,常常会被几万人甚至几十万的人看到,这样影响很快就会变大。我认为汪老师的话说得很有道理。
我认识西安市长安区东大初级中学的一位英语老师。他在班主任工作以及教学中都十分注意探索,并把探索成果形成文字,自费出了十多本小册子。他现在已经是全国有名的“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他多年的辛勤笔耕有很大关系。前几天和他聊天,他说:“现在80%的老师在教学中不想探索,只是应付。其实你做一些探索,并不会花你太多精力和金钱。”看着他非常精神、自信满满的样子,我直感叹,教研并不亏呀!
我有一位朋友是陕西省级语文某名师工作室的负责人,他之所以出名就是缘于发表的文章比较多。他说,只有写作,你的理念才会被更多的人熟知。所以,青年教师想要成长,必须要有总结意识和写作意识。
中国教育正在变革,可以探索的问题非常多。青年教师要快快行动起来,抓住这个机遇,多探索、多总结、多写作,让整个校园充满创造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