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改变, 应该如何实现?
文章字数:
李松蔚老师的新书《5%的改变》是写给普通人的心理自助指南。这本书有44个案例,囊括了自我、家庭、工作、情感、人际等五大领域的真实困惑。
每个案例由“提问—答复—反馈—复盘”组成,并采用问答形式一步一步引导读者参与思考。
若是从前,我最关心的肯定是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但在阅读中,我不再关注答案,而更关注对问题的描述和分析,并去思考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做到哪些5%的改变。
什么是5%的改变?
在我看来,5%的改变就是建立在不对自己否定的基础上,在接纳自己惯用的生活方式上,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改变。在心态上或者与别人相处的策略上做出5%微调,让那个95%的自己活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状态里。
为什么是5%的改变?
因为人在困境中总是期待100%的自我改变,这种期待常常会导致100%的挫败感,背后也藏着一个隐含的假设:100%的我都是不好的,都是要重塑的。这是一种自我全盘否定的冲动。
而真正的现实是我们只是在某个事情上遇到麻烦了,这不一定是我们的错。即便有我们的原因,也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因为我们没有那么错。
人真正能成功改变的部分也许只有5%。通过5%的改变,李松蔚老师想强调我们应该追求95%的接纳,在此基础上做一点点不起眼的“改变”。
面对生活中的烦恼,我们需要怎么调整自己?
1. 先接纳,再改变。
想要改变,唯有从自己出发,学会自我接纳保持中立的态度:先承认自己的问题,从问题中抽丝剥茧,寻求最小化的干预,做到既不对抗现有的习惯,也能进行反思与觉察,从5%的行动开始,先迈出那缓慢的第一步。
2. 保持实验者心态。
在提建议的过程中,李松蔚老师一直强调:“试一试,我也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李老师没有对结果给出预判,一直强调这是实验。
而实验是为了探求真相,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带来一些新经验,增加对自我的理解。只要改变5%,生活就有新的可能。
3.少想,多做。
你想改变吗?做点什么吧!哪怕微不足道的变化,也一定要从“做”点什么开始。一切的关键在于动起来。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所有的答案都藏在新的行动里,即使行动不能直接解决问题,甚至会有可能让问题变得更糟,但它仍然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新的行动会启动探索新经验的过程。试一试,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有个结果。
最后,改变是一个反人性的过程,它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着自己与过去的惯性及惰性进行抗争。最有用的办法往往是靠自己找到的。只是很多人并没有真的去找。即使深陷痛苦,他们也总是在徒劳无功的老路上打转。这并不是真的“懒”,而是他们宁肯为了维持一个不舒服的“惯性”,每天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也不愿意有新的尝试,因为新的尝试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和风险。
所以,我们要尝试的行动既要是新的,又不能太难受。这就是所谓的“扰动”:恰到好处的刺激,更容易启动不一样的尝试。
希望读完这本书的你,保持95%的不变,用5%的改变开启新的可能。
每个案例由“提问—答复—反馈—复盘”组成,并采用问答形式一步一步引导读者参与思考。
若是从前,我最关心的肯定是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但在阅读中,我不再关注答案,而更关注对问题的描述和分析,并去思考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做到哪些5%的改变。
什么是5%的改变?
在我看来,5%的改变就是建立在不对自己否定的基础上,在接纳自己惯用的生活方式上,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改变。在心态上或者与别人相处的策略上做出5%微调,让那个95%的自己活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状态里。
为什么是5%的改变?
因为人在困境中总是期待100%的自我改变,这种期待常常会导致100%的挫败感,背后也藏着一个隐含的假设:100%的我都是不好的,都是要重塑的。这是一种自我全盘否定的冲动。
而真正的现实是我们只是在某个事情上遇到麻烦了,这不一定是我们的错。即便有我们的原因,也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因为我们没有那么错。
人真正能成功改变的部分也许只有5%。通过5%的改变,李松蔚老师想强调我们应该追求95%的接纳,在此基础上做一点点不起眼的“改变”。
面对生活中的烦恼,我们需要怎么调整自己?
1. 先接纳,再改变。
想要改变,唯有从自己出发,学会自我接纳保持中立的态度:先承认自己的问题,从问题中抽丝剥茧,寻求最小化的干预,做到既不对抗现有的习惯,也能进行反思与觉察,从5%的行动开始,先迈出那缓慢的第一步。
2. 保持实验者心态。
在提建议的过程中,李松蔚老师一直强调:“试一试,我也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李老师没有对结果给出预判,一直强调这是实验。
而实验是为了探求真相,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带来一些新经验,增加对自我的理解。只要改变5%,生活就有新的可能。
3.少想,多做。
你想改变吗?做点什么吧!哪怕微不足道的变化,也一定要从“做”点什么开始。一切的关键在于动起来。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所有的答案都藏在新的行动里,即使行动不能直接解决问题,甚至会有可能让问题变得更糟,但它仍然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新的行动会启动探索新经验的过程。试一试,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有个结果。
最后,改变是一个反人性的过程,它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着自己与过去的惯性及惰性进行抗争。最有用的办法往往是靠自己找到的。只是很多人并没有真的去找。即使深陷痛苦,他们也总是在徒劳无功的老路上打转。这并不是真的“懒”,而是他们宁肯为了维持一个不舒服的“惯性”,每天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也不愿意有新的尝试,因为新的尝试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和风险。
所以,我们要尝试的行动既要是新的,又不能太难受。这就是所谓的“扰动”:恰到好处的刺激,更容易启动不一样的尝试。
希望读完这本书的你,保持95%的不变,用5%的改变开启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