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品禾
文章字数:
  粢黍稻其采谓之禾。盖凡谷皆以成实为费,禾象穗成,故为嘉谷之通名,谷未秀曰苗,已秀曰禾。
 

——《广雅·释草》

  提到禾,便让人想到谷禾一类。木禾,上古神话传说中的神谷之类植物。有小麦、水稻、高粱、燕麦、狗尾草、黑麦和甘蔗等,禾类植物大都有颗粒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禾粒似乎在隐喻一种秋收之喜悦,而喜悦之意也值得品味一番,是一种苦尽甘来的喜悦,一种心想事成的喜悦。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他有一个理想——“禾下乘凉梦”,一个带着使命来的人,如禾如稻,颗粒饱满,他的精神与禾相融相生。民以食为天,他以禾为使。《尚书·微子之命》中有“异亩同颖,天下和同之象”。袁老的另一个梦想——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能够挽救无数生命。我想,那日到来之际,正是天下和同之象。《尚书·微子之命》又言:“后世同颖之禾,遂名嘉禾”,其意指便不言而喻了。
  《说文解字》中言:“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禾,木也。木王而生,金王而死。”按传统文化中五行之论,金属秋天,我也时常疑惑,为何收获的季节却又同“死”挂钩,秋为何又是丰收的季节呢?自然的规律,如同清风徐来,吹拂了水面,吹漾了心边。在生物学中的解释偏向对物质特征的说明,但这种情况,以天地之美述说更能沁人心脾,大道至简,有些时候,一阵微风,足以解释一些道理。
  “上以奉玉食,粢盛及醴酒。下以饱苍生,亿兆餔其口。”宋代舒岳祥《稻花桑花》,稻香,是一种灵魂的香气,欢愉、收获、奋斗皆为稻子散发出来的香气。稻花是花中之王,稻粒是民之根本,美是人眼所得,世间花叶如仙子飘飘然,独立于世,各颂其品,世间真美之物不只外表,内在饱满,其气之淳,其用之大,其耐之久,是为真美。是为喻人,有用之人犹如谷禾,正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正如“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举目观望,家乡一片片金黄的稻禾收割了,变成了饭桌上的食物,香气弥漫,路过的农民伯伯带着丰收的喜悦,不停地嘟囔着“来年春天再来播种,来年春天再来播种……”
  一双布鞋,一身稻香,从这头走到那头,直到消失在清晨的雾里头。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生命科学专业2022级 丁爽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